"轮胎特保案" 警示美国也警示中国企业_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8 06:57 来源: 中国经济网9月5日,悬了两年,由美国制造的“轮胎特保案”终于落停,但结果却令中国企业很失望。
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判定美国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符合世贸规则,这就意味着始于2009年6月,由奥巴马提出的对中国出口到美的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2年分别加征55%、45%的关税之后,明年还要征收35%的特别关税。
中国企业,还要继续忍受特保案带来的“意外之痛”,对美国来讲,特保案也不是什么受用之策,美国将继续着“损人不利己”。
“轮胎特保案” 被视为奥巴马时代中美贸易摩擦的第一案,给中国企业带来重大损失。特保案在美国国内也非众星捧月,是伴随着诸多争议的,被认为政治意图大于经济意义,美国的许多轮胎企业,特别是中小轮胎企业对美国的这一行动并不支持。
从实施以来的具体效果看,并没有解决美国的忧愁,甚至是事与愿违。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轮胎比2009年下降了23.6%,2011年上半年又进一步下降6%,然而,2010年美国进口的轮胎总数比 2009年增加了 20.2%,2011年上半年又增9%,美国轮胎的进口不降反升,并未改变原先所表现出的严重依赖进口的格局,美国的特保措施在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利益的同时,并没有能够挽救美国轮胎制造业的低迷窘境,这似乎是对美国轮胎特保案的极大讽刺。
特保案的并没有解决美国的就业问题,这也让特保案的所谓保护“5000个”就业岗位的初衷大打折扣。
从实际效果不难断定,“轮胎特保案”是得不偿失,损人不利己的措施,并且引发了多种后遗症,对贸易保护的担忧,对保障措施滥用的担忧,至对美国高度市场经济模式的担忧,这些必将不断叠加和滋生,对复苏中的美国经济产生伤害。
这些都警示美国政府,在出台政策时,不应仅仅考量政治因素。中国有句老话,“多行不义必自毙”,值得美国政府细细玩味。
轮胎特保案警示美国,也警示中国企业应该早练内功,以防范“不测”。
山东是对美轮胎出口大户,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轮胎企业有30多家,这30多家企业都有对美出口业务。对于“轮胎特保案”,山东企业是猝不及防,受伤严重。特保案实施第一年,对美出口业务下降24%-25%,经过一年历练,山东企业坚强了许多,虽然对美出口业务仍在下降过程中,预计不超过10%。
在“轮胎特保案”之后,山东轮胎企业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开拓其他市场,事实证明,山东的企业在这方面成效显然。2010年,虽然对美出口下降24%-25%,但对欧盟市场出口增长了40%左右,对南美的阿根廷、巴西等增长了60%到70%,结果全年山东轮胎出口还增长了20%以上。
山东企业对“轮胎特保案”的积极“抗争”,带来了不少启示。一是中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应做到“未雨绸缪”,积极开拓多条路径,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二是依赖外需的发展战略亟待转型和调整,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汽车第一生产大国,要由出口主导型转向内需拉动型,主动权掌握在企业自己手里。
从最近美国就业环境看,有持续恶化的趋势,在经济和就业演变成美国政治重要筹码的当下,就业率已经是关乎美国2012年总统大选的关键议题,美国政府说不定还会一意孤行,出台这个或那个贸易保护法案。
对此,聪明的中国企业要有远虑,早行动,“早起的鸟儿捉虫多”。
(责任编辑:王慧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