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基金屡踩“地雷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09 05:55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今年以来,“黑天鹅”事件频繁发生,日前基金重仓股中恒集团亦不幸中弹,连遭跌停,成为继华兰生物、紫鑫药业之后又一只惨遭不测的医药股。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一连串“不幸”事件中,作为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基金竟然频踩“地雷”,不得不令人质疑是基金调研能力欠缺还是上市公司有意隐瞒?而能够在此被动情况下高位获利出逃的,更被疑似“内幕交易”。

  “黑天鹅”事件频发 个股连遭跌停

  “黑天鹅”事件是指资本市场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从3月的日本大地震、核辐射,到7月的动车事故,再到8月的欧美债务危机,“黑天鹅”事件打乱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步调。尽管不少个股所受打击由天灾引发无法预测,但也有不少是人祸所为。

  不难发现,从双汇发展、华兰生物到最近的紫鑫药业、中恒集团,这些个股的暴跌大多因曝出企业生产、经营问题而遭市场抛弃。不论是有心为之还是无心之过,部分上市公司涉嫌虚假陈述已是不争的事实。

  “3·15”消费者权益日,肉制品行业龙头双汇发展子公司收购猪肉中含有“瘦肉精”的事件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该股连遭三个跌停。

  7月中旬,华兰生物遭遇“血浆门”事件。被关停血浆站的消息一出,该股即遭停牌,复牌后股价出现两个跌停。

  在此后不久,8月17日,又有消息传出紫鑫药业自导自演一场“人参骗局”。消息一出,市场随即以银广夏第二定性紫鑫药业,紫鑫药业即遭停牌接受调查。

  同样,去年让不少投资者赚翻的中恒集团近期意外地披露了一项利空消息,其与山东步长医药公司签署的五年期《产品总经销协议书》,目前合作尚不到一年即告终止。美好合同预期一破灭,股价连续跌停不可避免。

  调研不严,还是上市公司有意隐瞒?

  频频爆发的“黑天鹅”事件无疑对持股投资者打击巨大,而在这其中屡踩“地雷”的公募基金可谓连遭风暴,损失惨重。

  按照事件发生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情况统计显示,重仓双汇发展、华兰生物、中恒集团的基金分别损失约13.95亿元、9.28亿元、10.77亿元。其中,集体重仓华兰生物的汇添富基金和重仓中恒集团的华商、广发基金均受损严重。

  统计发现,最为不幸当属兴业基金。从当初重仓双汇发展的兴全趋势基金和兴全全球视野基金到持有华兰生物的兴全绿色投资基金,再到占据紫鑫药业前十大股东的兴业可转债和兴全社会责任基金,兴业基金半年来几乎与“黑天鹅”如影随形,无一踏空。

  回顾每次停牌事件,基金采取的最为普遍的做法就是进行估值调整。但是,作为受托管理社会公众资金的专业投资者,基金公司非但没在投资中体现出应有的专业能力,反而集体误判,让众基金更显尴尬。

  “内幕交易”频频害惨小股民

  表面上各家基金公司似乎屡入“深渊”,但事实究竟如何令人难以捉摸。是调研不足、运气太差不幸“闪了腰”,还是配合上市公司拉抬股价提前出货?在近期“老鼠仓”、“内幕交易”频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迷局需要深析。

  日前,劲嘉股份被检察院传出投资关系经理泄露内幕给多家基金公司,尽管两基金澄清此事,但投资者依然怀疑其“内幕交易”。

  据了解,上市公司、券商、基金三方捆绑为一个利益链,合作拉抬股价在业内并不少见,上市公司主导,基金公司配合,券商调研报告鼓吹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最终接盘者受损的往往都是中小投资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