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 月饼券灰色利益链解密(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3 14:4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湛江,“黄牛”在向一名路过的市民收购月饼券。
月饼券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月饼有多暴利?业内人士解密百多亿市值“月饼经济”
月饼券是什么?是一张可以换取月饼的纸券?——绝不仅限于此,在一张张花哨的月饼券背后,隐藏着一整套庞大的“虚拟经济”,它的流通过程是一条灰色利益链。
有时候,厂家在卖给你月饼券的同时,并未生产出相应的月饼。厂家仅凭这张自己印的“纸”,层层流通转回自己手中,就可以赚取相当于券面面值20%的真金白银。有人把它类比为“期货市场”。
一张小小的月饼券背后究竟隐含着多少潜规则?“月饼经济”将走向何方?请看本报记者深入行业内部所做的调查。
中秋节假期前,广州某公司管理人员梁女士手头仍有十多张不知如何处理的月饼券。“从来不爱吃,但是年年都要送来送去。我就一直想不明白,每年市场上这么多的月饼,到底是被谁吃掉的?”
梁女士的疑问有数据支撑,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广州市民平均每人吃三块月饼,吃月饼的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然而与此背道而驰,广州的月饼销售量却逐年增长——广州主流月饼生产商的月饼销售量每年都呈10%的增长。吃月饼的人越来越少,但月饼却越卖越多,这究竟是为什么?
黄牛的算盘:
“干一个月,够半年花”
近一个月以来,广州某知名酒家门口天天人声鼎沸,他们都是前来买卖月饼劵的人。
一看到有私家车减速行驶,马上就有拿着月饼劵和价目表的“黄牛”靠近车辆询问:“要不要月饼劵?进去拿了饼再付钱。”他们手中的月饼券一百张一叠。
有人候在酒家门口,一有顾客进出,就上前问“卖不卖月饼券”。酒家店员熟视无睹,无人阻止黄牛们“砸场子”。
有的黄牛还充当了批发商的角色。一名姓李的黄牛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团队”早前以8.5折的价格从这家酒家的总店批发了一千张月饼券,然后到各门店门口想方设法以8.9折左右的价格出售。
“干一个月,前半段主要卖月饼券,后半段以回收月饼券为主。”在老李的名片上,抬头赫然写着“××酒家饼票集团”。老李的伙伴们说:“我们已经连干几个中秋节了,干一个月的收入够半年花。”
月饼券的回收价如何确定?老李说,不同厂家的回收折扣不同。一些高档酒店的月饼券在市场上比较受欢迎,回收价最高可至面值的4折。普通酒店或饼家的,回收价只能达到面值的3~3.5折,甚至更低。
老李们干的买卖并不稀奇,在广东湛江,甚至有一个回收月饼劵的固定市场——银海酒店门口的马路边。
9月7日上午,尽管天气炎热,但数十位戴着草帽的妇女仍从早到晚坚持站在银海酒店旁的路边,等待客人的出现,其“竞争”的激烈程度远远强于广州。
有人回收月饼券是为了先买后卖赚差价,记者深入黄牛群体了解到,若买卖月饼券赚差价,可赚20元/张。
有人却另有“深意”。一名妇女透露说:“我们把回收的月饼券卖回给(月饼厂家)老板,每张赚5元。”
月饼券的秘密:
厂家卖了自己印的“纸”
广州黄牛老李向记者津津乐道于这个行业“空手套白狼”的一面:“手头最多的是双黄纯白莲蓉月饼券,其实仓库里没货,但劵还在卖。”
“券比饼多”,已成为广东月饼市场的法则。老李说,每年中秋月饼券都卖不完,但他们并不担心,因为酒家会回收月饼券。
除了“券比饼多”,月饼厂家近年来还默契地制定了一个规矩:把持券领取月饼的截止时间定在农历八月十三。此时,距离中秋节还有两天的时间。
湛江某海鲜酒家一名黄姓经理告诉记者,以前每家酒家都会把月饼卖到节前最后一刻,但大概从两三年前起,开始有了上述行业规矩。“这是因为每家酒家卖的月饼券都会多于实际生产的月饼。如果月饼卖得好,可以追加生产;如果卖得不好,可以回收月饼券。”回收月饼券,靠的是黄牛。
如此一来,月饼券成了一种“虚拟经济”,它的流通过程成了一条灰色利益链。
天涯论坛上,网友“海富城”分析了月饼券的流通过程:公司以6折~7折的价格从厂家团购月饼票发给员工;员工以4折~6折的价格把月饼券卖给黄牛;黄牛把倒卖不掉的月饼券以4折~5折的价格卖回印券的厂家。月饼券转了一圈,厂家实际上却并未卖出一个实实在在的月饼,月饼票于是演变为一种“期货类的金融商品”。
厂家卖了一张自己印的“纸”,就可以赚取相当于券面面值2折的真金白银。
据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知情人士透露,在2001年南京冠生园的“陈馅月饼”风波发生以后,国家严厉禁止使用陈馅,许多二三线的酒家不敢生产过多的月饼,担心卖不完导致积压损失。
而且月饼市场长期以来被一线厂家占据,二三线厂家生存越来越艰难,只好铤而走险,利用炒卖月饼劵从中牟利。
月饼的暴利
50元的成本300元的售价
在这条利益链中,厂家赚到了钱,黄牛也赚到了钱,不爱吃月饼的消费者把月饼券折现了,爱吃月饼的消费者以低于标价的价格买到了月饼,构造了一幅“多赢”的局面。从中似乎找不到真正的反对者,这条利益链看上去牢不可破。
而“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在业内人士看来,月饼券的“超印”实则损害了市场的正常运转,最后埋单的是消费者。他们并不讳言,目前市场上的月饼定价普遍虚高,“灰色利益链”在各个转手环节均有利可图的表象背后,实际上是由月饼高额的利润在支撑。
今年中秋节前,“今年月饼涨价约一成已成定局”的新闻传播极广,新闻来源是中国商业联合会,该会在节前一个多月发布报告称:“今年以来,月饼生产的相关原辅料普遍上涨,其中面粉上涨10%左右,白砂糖上涨30%左右,花生油上涨10%左右,豆类涨幅均超20%,包装材质、人工成本、运输成本等相关成本涨幅也均超过10%。”
然而从实际情况看,原料价格上扬并没有影响月饼行业可观的利润空间。
湛江某海鲜酒家的负责人黄经理向记者透露:“代工生产的月饼平均成本为25~30元/斤。小月饼按个计,2~3元一个,大月饼(特指一斤以上一个的月饼品种)按斤计,8~10元一斤。包装也要成本,铁盒一般6~7元一个,纸盒7~18元一个,最高档的包装盒30多元一个。”
以该酒家的两种月饼礼盒为例,某款高档月饼标价298元/盒,内含8个小月饼,月饼本身的成本是24元,加上包装成本,总成本约为50元。
另有一款三斤重的大月饼礼盒,标价368元,总成本也不超过50元。该酒家给出的团购价一般为标价的7折,同样暴利。
高额的利润让这个行业日趋拥挤。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生产月饼的企业有上万家,年产量超过25万吨,销售额超过150亿元,行业主要骨干企业和地方知名品牌企业年平均增速超过15%。
甚至非传统月饼生产企业也来分一杯羹——哈根达斯、星巴克、雀巢等洋企业如梦初醒般地积极进入月饼市场争夺中,它们意识到这块“一年一度”的巨大市场仍在连年扩大。
不少二三线酒家也来凑热闹。月饼的销售周期短,这些商家往往不设立自己的生产线,而是交由他人代工。
广州市场今年的月饼销量预计超过800万盒,超过去年700万盒的销量。业内对广州月饼市场的前景看好,预计明年广州的月饼销量或可超过1000万盒。
最大的需求
企事业单位的“大单”
媒体人“钱真多”说:“差不多十年前,每到九、十月份上班的时候路过采芝斋、九芝斋这样的杭州老牌糕点店,我总喜欢买一袋现烤的鲜肉月饼做早饭。我记得那时候是5毛钱一个,后来慢慢地1元、1.5元、2元地涨上去了,今年没去消费过采芝斋,家门口另一家新开的糕饼店已经涨到2.5元一个了。如果有月饼期货,那该多好呀。10年涨5倍,略输房价,稍逊黄金,但肯定跑赢了大多数理财产品。”
其实早在2004年,国家就开展过对“天价月饼”的整治,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节庆食品,月饼被附加的送礼需求却并未随之减弱,反倒有增无减。近年来,一线月饼生产品牌加紧采取团购、网购、电话预定的方式由明转暗销售天价月饼,而非主流、非传统生产月饼的二三线厂家则纷纷推出了自家品牌的定制月饼,并通过发放月饼劵牟利。
在二三线城市,这种市场变化表现得尤其明显。广东省湛江市的月饼市场一向竞争激烈,其下辖的吴川市于去年9月获封“中国月饼之乡”称号,并举办了首届中国月饼节,每年中秋湛江市各大酒店都会推出自家月饼。
对这些酒店来说,客户的主体并非个人,而是企事业单位集体订购的“大单”。
每逢过节,各企事业单位就向有长期合作关系的酒店购买月饼劵,一方面发放员工福利,一方面满足礼尚往来的“人情需求”。因为数量大,也能拿到比较优惠的价格。湛江市某银行分行办公室主任林铭(化名)说:“我们一个分行就订了1000张(月饼券)左右。”
今年中秋节过去了,一年一度的“月饼节”混战也告一段落。“不爱吃月饼,每年月饼的唯一意义就是送礼。”白领梁女士这样总结。
“月饼经济”观察:
10年“噱头”演变路径
“月饼经济”形成已久,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可解决。2005年6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月饼价格、质量、包装及搭售等行为的公告》,6年来,月饼行业一直在“乱”和“治”之间徘徊。
近日有消息称,对相关标准的修订将在今年完成、明年实施。已经乱象频生的月饼行业,会迎来新一轮的“大治”吗?
月饼曾搭上房子来送礼
本世纪初,曾出现中秋月饼上市越来越早、价格逐年走高的现象,离谱的“天价”月饼一度在全国各地争相上市,让国人大开眼界;商家不仅在月饼中加入燕鲍翅等非传统的高级馅料,更通过搭售贵重物品抬高价格。
当时,月饼作为礼品的性质被空前放大,在销售月饼时搭售烟、酒、茶叶都很常见;还有附赠白金项链,附赠高尔夫球杆,附赠一副钛金制成的中国象棋棋盘的……凡此种种,层出不穷。
2003年中秋节,昆明出现标价31万元的月饼礼盒,其中甚至包括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住房。
200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对全国有代表性的91家月饼生产企业和116家大中型商场(超市)开展了月饼成本价格专项调查,按每500克单位价格将月饼明确分为低档、中档、高档和天价月饼四个档次,其中500元以上被归为“天价月饼”。这是国家开始下决心整治天价月饼的第一步大动作。
月饼券大行其道
2005年6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月饼价格、质量、包装及搭售等行为的公告》,公告第一次明确要求月饼生产企业合理包装,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月饼。
公告本身没有在现有法律框架外设定新的处罚,但违反公告援引的有关法律条款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依据价格法,要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专家认为,对月饼厂家来说,跟所赚取的利润相比,付出的代价实在不值得一提。
“天价月饼”虽然得到整治,厂家不再在超市中摆放奢华的月饼礼篮实物,却又开辟了网购、团购等渠道,并发行月饼劵,暗箱操作。长期以来,月饼劵一直被广泛和“巧妙”地利用着。
新标准明年实施
8月31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了2011年月饼市场运行情况报告,报告指出:个别二、三线城市仍有月饼过度包装现象;有的非主流月饼生产企业不以大型商厦、超市为销售终端,利用政府监管空隙和市场空白,突击销售过度包装产品,且销售时间短,不易监控;个别酒店、餐饮企业团购、网上销售月饼,仍存在过度包装现象。
对此,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第一起草人张丽君透露,今年9月底前将完成月饼国家标准修订工作,力争今年发布,明年5月份前实施。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