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彭宇案许云鹤案告诉我们助人为乐要讲究方式方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5 05:40 来源: 东南快报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9月6日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建议遇到老年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而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时下“彭宇案”、“许云鹤案”的阴影尚未消失,更有驾驶员殷红彬扶起摔倒老太太险被诬告,需要依靠摄像头来证明清白。或许很多人都患上了“扶老人恐惧症”。

  崔永元说得好,他说如果我们这一代不主动扶倒下的老人,我们老了,下一代就会主动推我们倒下。这是达尔文研究出来的。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是,在助人为乐的时候,我们也应充分维护自身的权利。当你在路上遇到一个摔倒的老人,除了按照《指南》说的做,还应注意什么?我们请社会学专家、律师、医生、派出所民警等一起来聊一聊。

  热心人不敢站出来

  再好的技术指南也徒劳

  老鱼:卫生部的《指南》说的是急救知识,更合适家庭急救跌倒的老人。而路人却是有心无胆,碰到老人跌倒,热心人如果不敢站出来,再好的技术指南也是徒劳。

  小翼:本来是好心做好事的,万一被反咬一口,那多亏啊!前段时间,江苏南通的大巴车司机殷红彬看到一个老太太被车撞了倒在路中间,他下车扶起老太太交给一位村民以后走了。没想到第二天接到电话,说老太太说他撞了人逃了,还好最后车内的摄像头证明了殷红彬的清白。

  老鱼:“技术指南”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没有形成防止施救者与被扶起摔倒老年人之间纠纷的监督与保障机制的话,再好的戏也出不来。我们不仅需要技术指南,更需要良知、道德重建指南。

  扶跌倒老人

  需要“道德”也需要“技术”

  一成不变:但是我认为,扶跌倒的老人需“道德”,也需“技术”。解决道德问题,可以避免“老人跌倒无人帮”的困境,而多一些“扶跌倒老人技术指南”这样的科学知识,同样能让更多的人放弃恐惧心理,敢于伸出援手。

  记者孔丽:很多“扶老人”的案例其实是被舆论曲解了。殷红彬的案例,大家可能觉得这个老太太讹人,太不厚道。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原来这位老人起初坚持不是殷红彬撞她,而她儿子却找现场目击的两个邻居问车牌号。邻居没看到老人被撞的场景,只看到老人被扶起来,就假定老人是殷红彬撞的,老人家后来也犯了迷糊。很多事情,我们只看到表象,就开始网络暴力。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蔺佩鸿:这点我同意。很多老人都有慢性病,跌倒了一旦头部受到撞击,意识就容易出现模糊。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摔倒后不是心脏骤停、呼吸出现问题,就是脑血管破裂,根本分不清是谁撞的他。我们并不能说,这个老人是成心要讹人的。

  一成不变:最近的上海手术室火灾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当事故发生后,舆论大多批评医护人员临阵脱逃。最终的调查结果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当时手术室失火后,医护人员面临着两难:不搬离病人,病人会有生命危险;若要搬离病人,必须去除病人的呼吸机,采用简易呼吸器,这势必会让大量有毒气体进入病人体内,病人也有生命危险。

  看到老人摔倒

  是先扶人还是先打110

  记者孔丽:前几天,我上班路过北大路,一个骑电动车的小姑娘,轻轻地刮到一个买菜回来的老太太,老太太一屁股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号啕大哭,说要小姑娘带着她去医院检查。小姑娘吓得不知所措,也哭了很久。

  福州茶园派出所副所长唐锦添:在路上撞到人,如果不严重,双方能自行协商最好,但是撞到了老人家,不管撞的程度如何,一定要赶紧拨打110,同时保护好现场,最好有目击证人。老人家身体状况比较特殊,他们可能记不清谁撞的谁扶的,即便是上了法庭,我们现场做的笔录也是重要证据。

  涉及赔偿的问题,若调解不成功,也只能去法院告。在调解的过程中,我们会初步认定责任。像老人要求全身检查的,也需要他们自行协商。

  记者水晶:看到老人家摔倒了,我是先打110,等民警来了再扶他起来,还是先扶他起来,再打110?我相信很多人纠结这个问题,因为不扶不人道,扶了怕说不清楚,也不能保护现场。

  唐锦添:如果老人是轻伤,我建议先扶起来然后打110,实在不行找几个见证人,或者用手机拍照录像都可以。如果撞得比较严重,先不要扶,110和120一起打,更要保护现场,免得将来上法庭说不清楚。

  没撞到老人

  吓到了也要赔?

  记者孔丽:天津的“许云鹤案”,车主许云鹤就是因搀扶违章爬马路护栏摔倒的王老太,被判赔10多万元。王老太说,当时许云鹤的车撞到自己腿部,法院的判决理由之一,是“许云鹤发现王老太时只有4、5米,在此短距离内作为行人的王老太突然发现车辆向其驶来,必然会发生惊慌错乱,其倒地定然会受到驶来车辆的影响”。

  老鱼:这个理由有点牵强,大街上满是老人,我要是开车路过一个老人身边,他忽然坐在地上,说我把他吓出了心脏病,这样也要我负责?

  律师江椿平:如果证明老人家的病情,确实是你惊吓出来的,那就要赔。法律讲究公平原则,虽然你的行为是正当的,但是客观给别人造成了损失,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记者孔丽:还真有这样的事儿。福州的一个小区,12楼的一户人家遭了贼,女主人半夜醒来看见一个人影在家里晃悠,大叫一声:“有贼啊!”楼下一个老太太正在阳台的吊床上睡觉,被这么一叫,吓得从吊床上掉了下来,小腿骨折。最后楼上的为此赔了一些钱。

  一成不变:所以说,开车还是慢点好。尤其是经过斑马线时,车一定要减速慢行!

  他山之石>>

  深圳起草《助人行为保护条例》

  今年深圳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出,见义勇为是一种风险极大的道义行为,完善立法不但能够终止社会上“好人难做”的道德困境,也能给民众的善良与正义以呵护,如果立法,应该体现见义勇为者非故意伤人、致人伤残,不负相关法律责任的立法精神。

  美国有“好心人免责条例”

  2004年万圣节晚上,美国一位叫亚历山德拉的女子发生车祸,她被卡在车里动弹不得。后面一辆车的车主丽莎见状忙来营救。亚历山德拉车祸后瘫痪。2008年亚历山德拉将丽莎告上法庭,称丽莎拉她出车时用力过度,导致她瘫痪。2009年6月25日,加州议会以75∶0票通过“好心人免责条例”。面对新法案,亚历山德拉只能撤销对丽莎的控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