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短期货币政策难有调整 CPI为决策考量首要因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5 11:0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于日前公布,市场关注的CPI指数同比上升6.2%,与7月份的6.5%相比有所降低,这也是今年4月份以来CPI首次回落。此次回落被视为对“7月拐点论”的验证,通胀是否就此得以控制?外围环境中欧美双债危机、市场对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忧虑仍存,我国宏观政策会否出现变化?就上述问题,记者专访了部分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

  CPI回落但高于预期环比形势并不乐观

  多名专家认为,8月CPI数据略高于市场平均预期,较前月有所回落,主要是翘尾因素逐渐消失所致,从环比看形势仍不算乐观。

  华创证券宏观分析师华中炜等专家认为,此前市场普遍预期8月份CPI同比上涨6.1%。实际上,虽然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3.4%、环比上涨0.6%,增速如期回落;但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0%,环比上涨0.2%,导致8月CPI回落幅度不足。随着翘尾因素影响下降,预计9月份CPI还会进一步回落。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分析,食品价格依然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但增势趋缓,其中猪肉价格依然保持较快上涨。扣除食品价格因素之后的CPI从5月份以来一直保持平稳,波幅较小。考虑到宏观紧缩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增速回落,外部经济增长疲软,猪肉价格虽可能再度波动,但总体水平应已见顶,预计物价会回落,到四季度将会处于4%~5%之间。

  华中炜表示,9月物价依然有季节性上涨压力,但是考虑到去年同期涨幅更大,可能情景将会是环比数据保持上涨、同比数据延续回落。与上一轮通胀周期“平起陡落”的趋势相比,本轮将会呈“平起缓落”,如果在波谷和波峰之差相同的情况下,周期跨度将明显变长。当前CPI仍为首要决策考虑因素,且6%作为一个重要参考临界点,政策仍将延续紧缩基调。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由于去年下半年的基数较高,中国的CPI同比增长率将在未来数月出现一定的下降,这种下降仅仅是“数学上”的,并不具备太多的经济意义。如果环比通胀率仍然保持目前的增速,同比通胀率将在明年年初再度走高。

  刘利刚指出,从目前各方面的数据来看,由于通胀预期较强、农药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中国的食品价格可能面临较为长期的上升趋势,猪肉价格上涨只是一个“表征”而已。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明年年初,房租和工资价格将出现“一次性”上涨,这将继续恶化中国的通胀前景。而在生产领域,一些现象也值得担忧,这就是即使世界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一定的下降,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却表现得异常平稳,甚至在近期出现了一定的上涨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的通胀环境依然异常严峻,由于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中国的PPI指数也可能在未来数月出现反弹,这也将最终被传导至CPI中。

  短期内货币政策调整可能性不大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认为,个别月份的物价冲高回落不可能引起货币政策总体方向的改变。根据我国调控物价的历史经验,只有物价形成连续回落的趋势,从紧的调控政策才能发生明显变化。从物价触顶回落到出现连续回落趋势的期间,从紧的政策只能发生一些个别方面的松动。

  刘利刚说,在目前规模的资本流入以及贸易顺差下,中国市场的流动性仍将保持充裕,央行不应该在通胀预期未稳定前,贸然放松货币政策。

  (责任编辑:赵晗)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通胀还没看到根本缓解的状态,只是初露曙光。中国物价水平的增长,恐怕再难回到十年前通缩的状态。所以,控制通胀很长一段时间是不能放松的。准备金率没有进一步上调的可能性是,利率上调的可能性也不大。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认为,不能因为稍有回落就对通胀放松警惕,更不能将紧缩政策就此打住。美国QE3可能随时推出,欧债危机没有解除,国内成本上涨因素没有停止,CPI仍有反弹的可能。

  四季度通胀将有所缓解?

  专家在通胀预期方面观点不一。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此次公布的数据预示着我国经济正向好的方向发展,不仅食品价格,工业品价格同比增幅也开始下降,由此可以判断为物价上涨由加速转为减缓甚至降落的走向。“至少防止食品价格上涨带来扩散性价格上涨,说明通货膨胀已经得到遏制。”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观察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货币政策不宜再紧,在结构上应该通过适度放松来维持经济平稳增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则认为,央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下半年不会再像上半年那样频繁地采取调整利率的手段,但货币政策仍将处于偏紧的状态。”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受国际国内因素影响,我国第三季度通胀指数达到6%,最近出现的高点会维持一段时间,第四季度将有所缓解,全年大致在5.5%的水平。“国际方面,资本流入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影响我国CPI数据两个主要因素。”左小蕾说,“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对我国造成变相影响,致使新一轮全球市场资本向新兴市场国家流入,因此,货币政策要非常小心。受全球经济放缓因素影响,大宗商品如石油、粮食等价格出现震荡,但是不会有大幅波动,总体上维持平稳态势。”

  左小蕾称,目前货币政策最应关注银行表外流动性、非银行流动和民间流动性增长三股趋势,尤其是流动性带来货币创造等问题。因此,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引导有效需求增长的财政政策应该是未来宏观调控的两个方向。

  岳瑞芳南婷

  (责任编辑:赵晗)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