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打通社会管理“神经末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6 06:54 来源: 经济日报

  安徽铜陵推行“区直管社区”综合体制改革后,将原来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调整为“市—区—社区”三级管理,取得了减少层级、提升管理、强化自治、优化服务的效果——

  “过去是干部动嘴、群众跑腿,现在是群众动嘴、社区工作人员跑腿!”记者来到安徽省铜陵市采访时,家住鹞山社区铜庄五区的李新海这样评价社区体制改革带给居民的便利。李新海的母亲原住在横港社区,因当地拆迁搬到这里。最近到了母亲退休金年审的时间,李新海要到横港社区才能办理,可两地之间的路程让90多岁的母亲和年近70的李新海都有些吃不消。鹞山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及时安排网格管理责任人上门服务,在与横港社区进行信息确认后,立即帮老人办理了相关手续。

  安徽铜陵市强化居民自治,在全国率先推行“区直管社区”综合体制改革,由原来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调整为“市—区—社区”三级管理,起到了减少层级、提升管理、强化自治、优化服务的效果。

  铜陵市民政局基层政权社区建设科科长施立平告诉记者,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铜陵市长期实行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体制,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站职能、功能雷同,机构重叠,既增加了管理成本,又降低了办事效率。长期实行的社区管理体制影响了社区居民委员会功能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城市社区建设的整体推进。为此,2010年7月铜陵市在主城区铜官山区启动了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根据城市交通、地域面积、人口数量、社区发展等情况,铜官山区将原6个街道办事处、49个社区工作站整合为18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撤销街道办事处,实行区直管社区,减少管理环节,实现一级政府两级管理。整合后的新社区,以社区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和社会组织三个体系为支撑的整体架构。同时,将原街道办事处相关公共管理、服务、部分审核审批职能下放到社区,区直机关、原街道人员下沉到社区。改革后在小区整治、棚户区改造、室外活动中心建设规划等问题上,都召开居民论证会,积极听取居民的要求和建议。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为300户居民配备1名社区工作者,把居民满意度与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直接挂钩,将社区各项工作都放在群众的监督之下。

  “社区改革后,居委会办事都在统一的服务大厅里,我们居民要办什么事、找谁办、怎么办,随时都能找到人,而且社区还经常主动上门为我们服务,服务态度也热情。”正在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办事的宁爱英对记者说。社区体制改革后还出现很多喜人变化:一大批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愿意为群众服务的居民被选进了自治组织,社区工作者则精简了13.5%;社区党工委把支部建立在网格上,把党小组建立在楼栋中,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巩固;社区建立协商议事听证会制度,居委会成员由居民直选产生,社区居委会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的“代言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