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你能甄别这些健康流言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7 02:0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功能饮料,有必要喝吗?

  人们喜爱功能饮料,其实是看中“功能”二字。以减肥、解乏、运动、出汗等名义,超市货架上总会出现适合各种人群的功能饮料。很多人觉得功能饮料口感不错,比一般饮料强很多,甚至干脆拿它当水喝。

  其实,功能饮料并不玄乎。通俗点说,普通饮料里加入一定的功能因子,稍具调节人体机能、增强免疫力等保健作用,便摇身升级为功能饮料了。目前,这些功能因子多是咖啡因、牛磺酸、肌醇、维生素及中草药活性成分等。

  很多功能饮料所宣传的缓解疲乏、劳困的效果其实全靠咖啡因的作用。它能“激活”你: 提供短程的大脑兴奋,激发身体潜能,产生抗疲劳功效。但就长远而言,解乏的最佳选择是休息放松。一味借力功能饮料只会造成对功能饮料的依赖,甚至引起恶心腹泻、精神焦虑和失眠。

  而且功能饮料并非人人适合。以其中的运动型饮料为例,它含有钠钾钙镁成分,只适合运动后饮用,将其作为日常饮品是错误选择。一些功能饮料的糖分含量过高,对人体反而起到利尿作用,使肾脏加速排出水分。这些饮料不仅没有解渴作用,还适得其反,让身体更加缺水。对糖尿病、高血压病、肥胖人群而言,是否选择功能饮料也得费一番思量。此外,老人、儿童及对咖啡因过敏的人也不适合饮用。

  功能饮料的功能因子顶多只是人体获取营养的辅助途径,它不能替代正常饮食,也绝不可能替代最平常不过的白开水。尽管某些功能饮料打着“抗疲劳、抗氧化、年轻态”等标语,我们也不能把它当药使用。

  此外,某些物质虽有生理作用,却不意味着它们被装入饮料瓶后依然有效。比如B族维生素对人体代谢十分重要,但其溶于水后若长时间存放,特别是被日光照晒后,性质将变得不稳定,容易被破坏。

  

  要想不抑郁,多晒太阳,多吃甜食

  2009年11月11日,德国足球队“最强铁闸”门将罗伯特·恩克闹自杀——被抑郁症摧垮。此前不久,中国歌手陈琳因严重抑郁症跳楼身亡。更早之前,来自湖南、浙江两所高校的两位海归博士也同样因为抑郁而分别跳楼、沉江。高知群体与名人的一系列自杀新闻,让人扼腕之余又瞠目结舌,他们何以自结生命?抑郁真的如此凶猛?

  大量研究证实,30%~50% 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些时刻都曾是符合现代心理学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

  研究人员认为现今的生活方式中存在危害心理健康的因素。科技改变生活,人们在享受诸如微波炉、电子邮件、外卖食品、洗衣机所带来的便捷同时,也在“廉价出售了自己的精神健康”。

  “郁闷”一度曾是网络流行语。事实上,情绪低落是人的生命历程中最正常不过的事件。从进化论角度看,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适度沮丧并心生郁闷是人们应对失败的自然反应,但是这种逃避机制运转失灵或不正常,就很可能导致抑郁。

  目前,很多人把抑郁症视为一种心理疾病,这并不意味着抑郁症与人体生理完全无关。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5-HT是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关键一环。5-HT能让人产生良好情绪,对心情、睡眠和饮食十分重要。脑内5-HT含量高,人就容易快乐,若偏低则会郁郁寡欢。

  在日常生活中,要改变脑内5-HT含量,我们并非无所作为。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晒太阳与吃甜食。人体内多种激素均与光照有关系。多晒点太阳,有利于“激活”大脑,产生5-HT对抗情绪低落、容易疲劳等症状。食物让人快乐。以水果为例,它富含碳水化合物,即一般人所认为的糖。食用碳水化合物对改善心情有惊人的效果,它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协助色氨酸等进入细胞,在大脑中合成5-HT。

  快乐与否和基因也存在一定关系。2009年2月,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教授伊莱恩·福克斯(Elaine Fox)发表研究称,他们找到一种与情绪密切相关的基因,名为“5-HTTLPR”,它也被誉为快乐基因。人体内,5-HTTLPR有长短两种版本,在相同环境和事件刺激下,携带“短”版基因的人更容易焦虑、害怕,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携带“长”版基因的人则不易抑郁。

  与服用药物相比,自身多活动能使大脑以更有意义的方式运转。或许,我们都该学学许三多的生活哲学——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着!

  

  接吻会传染病菌吗?

  2009年春天,甲型H1N1流感蔓延,接吻这事却变得异样起来。据《环球时报》报道,为避免流感疫情继续发展,墨西哥当局劝导民众见面时不要接吻,两人相距最好大于1.8米。英国、菲律宾当局也建议民众少接吻为妙。更有趣的是,墨西哥某电视频道决定从正拍摄的连续剧中剔除拥抱、接吻等激情戏,改用姿势、眼神传情达意。

  接吻,这一以爱为名的运动,真有那么可怕吗?答案是Yes。同其他流感一样,甲型H1N1流感也通过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换言之,呼吸道里的病毒,在咳嗽喷嚏时,会随飞沫散布在空气里。

  一次咳嗽平均释放3000个飞沫,而一次喷嚏可使飞沫以167公里/小时的速度传播,1秒钟内就可以到达6米之外。接吻这种亲密接触,可能使人直接身陷“灾区”,还可能使人近距离吸入对方呼吸道排出的病毒飞沫。从这点看来,少一些接吻是有道理的。恰如一则流感预防诀窍所言:不接吻,不拥抱,男女见面光傻笑。

  口腔是微生物繁衍的天然良田,单是细菌就有700余种,13毫升唾液里的细菌数量约十几亿。那接吻会不会引起感染呢?你无需过分担心,大部分微生物属于无害的能与人体和平相处。只有在身体免疫力变差、口腔环境改变或口腔黏膜破损等情况下,这些微生物才可能“犯上作乱”。

  口腔内病菌作怪,最常见的如口臭。恼人的气味,甚至会让接吻成为难事一桩。原来,潜伏在舌下或牙齿中的细菌能分解蛋白质产生含硫气体,形成臭味。还有一种病,叫做“接吻病”(Kissing Disease)。这种病毒在唾液腺中自我复制,存在于口腔分泌物中,能通过口水、飞沫传播。

  乙肝与艾滋病,能通过接吻传播吗?这是个值得细说的问题。一般的,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尽管唾液里也会有艾滋病毒,却没有接吻传播艾滋病的病例报道。原因可能是唾液中艾滋病毒含量低微,不足以造成感染。乙肝的传播方式则广泛一些,包括母婴、输血、密切接触及性传播等,法式深吻或被咬伤也有可能传播乙肝。

  总之,接吻虽好,谨慎为上:别在错误的时间、地点亲吻错误的对象。

  

  忧伤的胖子

  这是一个对胖子越发不友好的世界。这样说的缘由并非歧视,而是肥胖作为科学家的研究对象,被摆放在显微镜下已经毫无隐私。每过一段时间,都会听闻涉及肥胖的研究出炉。胖子请假多,胖子性生活有缺憾,肥胖会“传染”给下一代,就是新近肥胖研究得出的结果。

  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的研究表明,肥胖具有社会传染性,这不仅因为具有相同饮食爱好或运动习惯的人会经常在一起那么简单。事实上,亲朋的身体变胖发福,会让自己模糊标准体重的概念,不由自主地向他们看齐。

  肥胖不利自身,也对下一代造成影响。比如说,患有肥胖症的孕妇所生产的婴儿发生先天性心脏病的几率更高。而肥胖症妇女若在孕前减肥的话,不仅能改善自身健康,也会降低婴儿患心脏病的风险,可谓一劳多得。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肥胖!2010年3月底,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在著名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报告称,中国2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达10.6%和8.8%,总体患病率已达9.7%。中国已成为不折不扣的糖尿病大国,有大约1900万个胖子分布在你我身边。

  在崇尚体瘦即美的社会里,很多人,尤其是女同胞,总觉得自己胖得要命,而减肥则统贯于日常生活。很多女性所认为的胖,其实压根没达到医学上的肥胖标准。人们最需要弄明白的是,你真的体重超标或肥胖吗?医学上对胖的评价有客观标准,即体质指数(BMI)。BMI的计算方式是用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其正常范围为18.5~24.99。

  人们都知道,体重超标的潜在危害可能是高血脂、冠心病及糖尿病。从生理学角度看,身体的增重需要能量支撑。换句话说,一切减肥的基础必定是控制能量摄入,增加身体的能量消耗。这意味着减肥肯定是件辛苦活,它既需要苦行僧般的饮食控制,也需要持续不断的身体锻炼。插图/苏益

  (摘自《健康流言终结者》,薄三郎著,内容有删减,标题为编者加,艾经纬,朱莹整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