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彼勒:继续大力拓展中国业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7 08:50 来源: 经济日报从考察市场到最终拍板,一项在江苏南通投资1亿美元的项目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样的速度在卡特彼勒这家全球500强企业中是罕见的。“卡特彼勒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是扩大产能和产品研发,此次在南通投资设立亚太地区试验场基地和大型轮式装载机工厂,标志着卡特彼勒在中国市场又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卡特彼勒产品开发和全球技术事业部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塔娜·尤特丽告诉记者。
卡特彼勒是一家有着85年历史的美国企业,从1920年最早推出柴电混合动力机车至今,卡特彼勒已经成为建筑工程机械、矿用设备、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工业用燃汽轮机以及柴电混合动力机组的全球领先企业之一。1975年,卡特彼勒的38台铺管机销售到中国内地,成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制造企业。目前,卡特彼勒在中国拥有16家制造工厂、3个研发中心、6个分公司以及3个物流和零部件中心,员工超过8000人。
在全球经济发展面对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卡特彼勒的业务持续增长。2010年销售额426亿美元,今年第二季度销售额与营业收入继续同比增长37%。面对公司业务中运费与材料成本上升,在研发和产能上的投资推动着成本的增加等挑战,卡特彼勒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欧博赫曼提出,提升产品及服务的价值为股东提供丰厚的回报。塔娜·尤特丽表示,越是在经济疲软的时候,越是要加快投资研发,目前使用的新产品都是前两年开始进行研发的成果。中国作为卡特彼勒在新兴市场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研发投入将会有两位数的增长,此次在南通建立的亚太试验场就是对卡特彼勒亚洲研发布局的扩展,预计于2012年第三季度投入使用,将为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生产的卡特彼勒机械提供测试和产品开发服务。
记者在卡特彼勒无锡研发中心参观了材料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系统测试和机器集成设施、发动机测试间、燃油系统测试实验室、翻车和落物保护装置和培训设施。卡特彼勒中国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晓波向记者介绍说,卡特彼勒要实现在中国扩大产能的战略目标,产品研发是业务模式的基础。卡特彼勒全球每年的研发投入达19亿美元,占销售额的4.5%,是同行业中比例最高的。在中国生产的产品都要在这里进行腐蚀、沙尘、颠簸等方面的测试。为了确保研发工作少走弯路,卡特彼勒的研发人员运用三维模型工具来研究生产和装配过程,在虚拟环境中构建工厂和产品,虚拟模型工具能够在生产之前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能节约时间和成本。此外,虚拟设计技术使工程师在产品原型机建好前就能操作、检修和测试每个部件,新驾驶员可以在各种模拟环境中安全地熟悉新的设计功能。据记者了解,卡特彼勒研发一件新产品以前需要用4年时间,使用了先进的高科技后,研发从开始到出成果时间缩短为2年。
更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卡特彼勒的研发人员在产品设计时就考虑到回收利用,卡特彼勒将这一部分内容称为“再制造”,即把已经报废的产品在工厂中恢复成“新”的状态。卡特彼勒提供一换一服务,把一个已经报废产品换成一个再制造产品,使对原材料的需求达到最小化。尤特丽介绍说:“卡特彼勒再制造提供了一个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支持选择,我们最近在美国有一个产品在使用30年后,用其中90%的原材料生产新产品。这有利于业务,有利于客户,也有利于环境。”
尤特丽表示,卡特彼勒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如在印度的设计中心就不做产品验证,在日本的设计中心负责设计产品,在比利时负责与装载有关的设计,在英国是研发发动机。中国研发中心的任务是,提供全球领先的具有成本竞争力的研发以及知识产权管理,支持卡特彼勒在中国和成长市场中实施其战略,支持在中国的生产设施和供应基地。
尤特丽最后告诉记者:“我们的研发理念是,首先要拥有本地工程师,深入了解客户的具体需求,然后研发适合当地需求的产品。我的工作是经常向研发人员提出各种问题:你怎么知道这样的设计是正确的?你如何了解到客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