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鲁企冲刺新三板 中介抢夺企业资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8 21:32 来源: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首席记者 段海涛

   “‘新三板’面临着当初创业板推出前一样的机会,是一场值得期待的资本市场盛宴。”齐鲁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王磊15日在“新三板”挂牌与股权投资发展研讨会上说。

   与王磊的判断相印证,山东企业正加快冲刺“新三板”的步伐。在山东省金融办、科技厅、证监局联合举办的此次研讨会上,经济导报记者看到,200多人的会议室内座无虚席,不少人甚至站在会场后面倾听专家有关“新三板”政策的讲解。“由过去偏重场内市场上市,变为场内、场外市场上市一起抓。”省金融办主任李永健关于政府思路转变的表态,及省政府发文证监会争取把省内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纳入扩容试点范围,无不显示“新三板”正成为山东各界关注的重点。

  “新三板”渐行渐近

   “新三板”市场源于国家科技部和证监会于2006年推出的针对国家高新区非上市高技术企业的股份报价转让系统,由于率先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进行试点,又被称为中关村代办系统。截至目前,挂牌企业已超过90家,一批企业通过该系统实现了股份转让或私募融资。

   “‘新三板’基本制度已经成型。”深圳证券交易所园区推广部总监刘江红在研讨会上表示,基本制度包括主办券商为核心的市场自律监管制度、公司挂牌备案制度、差异化的转让结算制度、股东分类限售制度、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和适度的信息披露制度等几个方面。

   “从我们节前到证监会走访获得的信息看,各大部委关于‘新三板’扩容方案的反馈意见已经汇集到证监会,整理后即会上报国务院。‘新三板’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某券商“新三板”业务负责人介绍说。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以中关村代办系统为蓝本的“新三板”扩容,因中关村挂牌企业实现的融资等功能而受到其他企业青睐。“中关村挂牌企业中,有31家公司实现融资37次,平均融资市盈率22倍,单笔最多的为2.3亿元,最少的1000多万元。”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科技金融处的岳冬立介绍说,通过定向增资方式,企业可以实现高效低成本的按需融资,即使亏损,企业也可以融资。以齐鲁证券为主办券商的诺思兰德(430047),即在亏损的状态下融资3000多万元。“证券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代办系统都具备,只是程度小一些而已。”

   而据王磊分析,“新三板”扩容将首先允许88家国家级高新园区进入,等制度体系和运作机制形成并稳定运行后,再将市场服务范围扩大至全国具备条件的企业。“是同步扩容,而不会像以前预测的,国家级高新园区分批纳入。”王磊说。

   在审批方式上,审批权限将由目前的中国证券业协会上收至证监会,采用注册制,扩容后的交易方式将基本采用做市商制。各界关注的转板机制可能不会马上出台,但有可能会推出IPO绿色通道。

   王磊分析说,由于扩容后的“新三板”将允许自然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进入,将极大提升市场的活跃度。“从海外的经验看,一旦放开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或许那时企业就没有转板的需求了。”他说。

  各方加紧备战

   山东证监局副局长陈家琰表示,“新三板”扩容将为山东企业带来机遇,为中小企业带来融资平台和熟悉资本市场的平台,也为中介机构带来机遇。

   当天,除省金融办与齐鲁证券、中信证券等9家券商、基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外,不少不在合作范围内的券商也来到现场,私下分发名片积极与企业接触。导报记者即收到广发证券、东海证券“新三板”业务经理分发的名片,济南方遒、九公等多家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也来到现场寻找机会。

   省内各高新技术园区更是不遗余力。导报记者获悉,在研讨会举行的当天下午,省内某高新园区即把到会的专家邀请到该园区与所属企业进行座谈,向企业介绍“新三板”的机会。

   更多的高新园区则采取培育后备资源、给予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向“新三板”靠拢。16日,导报记者从济南高新区发改局金融工作处了解到,该区现已培育“新三板”上市后备资源企业460余家,共组织推动申报“新三板”上市企业近百家。其中,已启动“新三板”挂牌申报工作的企业44家,已完成内核并上报中国证券业协会预报备的企业7家,最近又有11家“新三板”拟上市企业与主办券商签署了辅导协议。

   同时,济南高新区还对“新三板”拟上市企业提供中介费用补贴,分阶段给予90万元的扶持;对改制过程中,因规范企业利润、税收等形成的高新区财政实际增收部分,由高新区财政给予扶持。据悉,济南高新区已兑付扶持资金近2000余万元。

   去年才起步的青岛高新区,也已经组织了两次“新三板”试点企业集中签约仪式,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新三板”试点企业33家,其中,6家企业通过券商内核推荐,2家通过预内核,后备企业资源储备达110家,备案资格券商达到18家。对于拟上“新三板”企业,青岛按不超过实际发生费用的70%给予补助,每个企业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70万元。

   导报记者从济南高新区发改局金融工作处获悉,济南高新区目前正在起草和拟制有关“新三板”园区的规范性文件,做好启动“新三板”试点园区的有关准备工作,争取年底前完成试点申报并进入首批扩容试点园区。同时,该区正扩充后备资源企业总量,争取年内新发展“新三板”拟上市公司20家以上,启动总数达50家。

   可以预见,各地备战“新三板”的力度将逐步增大。

分享更多
字体:

滚动新闻其它文章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