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让农村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9 06:50 来源: 经济日报

  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如何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如何解决农业、农村所急需的资金,让农村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这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获得了非常大的发展。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兴旺繁荣,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但也要看到,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仍相对滞后。城乡经济二元结构问题在金融领域突出表现为城乡金融的二元化,直接导致农村金融的不足和服务水平的低下。

  农村金融是农村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高低,在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城乡统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各级监管部门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清现阶段农村经济金融形势,增强大局意识,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准备,把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应尽义务,在注重防范金融风险前提下,确保涉农信贷支持力度不减弱,涉农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其他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思路,扎实、深入、有效地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和监管工作,为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作出新贡献。

  当前,让农村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要切实做好促进粮食生产的金融支持。保持粮食稳定增产,对于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立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充分认识全面强化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落实有关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继续做好涉及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贷款投放。应多方式、多渠道筹措涉农金融服务资金,对农民购买良种、农药、化肥、农机具和农用燃油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有效信贷需求要及时予以满足;对农资企业和种子公司等的流动性贷款要予以优先支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合理掌控春耕备耕、秋收等资金投放节奏,必要时可以根据时令集中投放,避免耽误农时。要在保证核心法律要素齐备的前提下,优化授信流程,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保证追加信贷资金迅速发挥作用。要着力满足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有效信贷需求。对供给缺口较大的粮食和农产品要通过信贷支持,提高这些品种的生产、加工能力,加大市场供应量。要根据粮食和农产品生产、产销区运输时间、产品销售周期等和从事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农户和企业资金需求特点,科学掌控涉农信贷投放节奏,确定信贷投放的时机和额度,保证资金准确、及时到位。

  让农村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要以支持水利改革发展为重点,突出农村金融服务针对性。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是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监管部门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将支持水利建设作为现阶段“三农”金融服务工作重点,增加水利建设方面的信贷资金投入,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和农村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自身的业务功能和市场定位,在保证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合理提高农田水利建设贷款比重,合力支持水利建设。农业发展银行要注重发挥中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优势,继续加大在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型水库建设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中长期贷款投放。大中型商业银行要充分运用资金规模优势,积极支持国家重大水利项目和大型水利枢纽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对城市防洪排涝、居民和工业用水供应、污水处理回用、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等工程项目的金融服务,加强对大江大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国家水土保持、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工程、生态脆弱地区水生态修复、污染严重江河湖泊水环境治理的融资支持。农业银行要充分发挥“三农”金融服务优势,重点对农村地区水利设施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水电建设、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项目的资金支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的县域机构要进一步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对农业大县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支持,因地制宜支持山丘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

  与此同时,还要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着力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增强金融服务功能。要制定详细布设规划,重点做好服务网点建设,整合农村金融资源,拓宽金融服务范围,加强网点风险管控,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更好地满足农户服务需求。要按照有关要求,在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切实加强监管的基础上,加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步伐,积极探索集约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管理模式。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