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江西省南昌市:"民情夜访"话民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9 09:1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9月14日,周三。晚饭刚过,家住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象湖社区晶体建材厂宿舍的胡林花就和一群老姐妹结伴来到了社区的“民情夜访”接待点。这一次,她们提出的问题是小区内的健身器材不够,希望添置。青云谱区委副书记袁耕宇耐心倾听,认真记录。记录完了,袁耕宇向胡林花解释相关政策并现场提出了处理意见,让社区干部在小区内摸排找好能安装健身器材的地点,然后上报街道做好安装的前期准备。接着,他又向胡林花递上一张联系卡,“以后还有问题,也可以直接打电话。”

  

江西省南昌市:"民情夜访"话民生

  “居民有困难,相约在周三”,这是南昌市青云谱区委、区政府和象湖社区居民的共同约定。这里是袁耕宇负责的民情夜访接待点,也是此次记者的蹲点调研点。每个周三晚上7:30—9:30,袁耕宇都会来到这里接待社区群众来访。

  接待点设在象湖社区的办公楼一层,接待点的长条形桌子上,摆放着一排塑料文件夹,里面厚厚的“民情夜访”情况登记表记录了民情夜访的处理过程和结果,供群众查阅。这里还特意为前来反映情况的群众准备了免费的瓶装饮用水。

  接待点内,又有几位社区居民分别反映了社区环境脏乱和缺少路灯等问题,袁耕宇一一记录并解释回复。

  “群众反映的问题基本有两类,一类是像孩子上户口、申请低保和医疗救助、扶持创业等个性问题,另一类是共性的问题,比如安装路灯、下水道堵了、社区环境脏乱等。”等送走来访的居民,袁耕宇向记者解释说,“对于个性问题,我们根据政策帮忙解决,现场能够拍板解决的现场答复群众,不能解决的认真向他们解释说明,消除疑虑;对于共性问题,我们分析原因,拿出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并向群众承诺解决的时间。”

  时针指向晚上九点,袁耕宇起身和社区干部来到社区居民邹国良家家访。邹国良家两兄弟都患有遗传性小脑萎缩,行动不便,生活困难。去年底,通过“民情夜访”,青云谱区民政部门帮邹国良解决了轮椅问题。这次家访,是因为邹国良最近又提出了在家里安装扶手杆和能有辆残疾人三轮摩托车的诉求,袁耕宇特地上门告知他问题的解决情况:“社区干部和你家人商量好了,看扶手杆装在哪里合适,这两天就给你装上,费用就从区里的民情夜访专项经费里报销。三轮摩托车可不能答应给你,以你的身体情况驾驶三轮摩托车,对别人、对自己都危险……”听到这,邹国良充满感激又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青云谱区过去是南昌市的工业区,近年来,不少老国企因为经营管理不善纷纷破产转制,各类社会遗留问题较多。青云谱区通过开展“民情夜访”等多种形式的社会管理创新活动,不仅有效地将各种矛盾解决在基层,也有力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基层党建工作得到了良好开展。

  9月15日晚上,记者再次见到了袁耕宇。与前一天的接访不同,这次“民情夜访”工作人员主要是回访以前居民反映问题的解决情况。在回访的三家店街道南苑社区,记者看到,这个原为当地医疗器械厂宿舍的小社区,路面新铺了沥青,街边添置了垃圾箱,布置了健身器材,为方便群众晾晒衣服还专门辟出了晾衣区,安装了不锈钢晾衣杆。“你看,现在小区就像个公园,住在这里舒心多了。”72岁的李金群老人高兴得像个小孩,领着记者在小区四处转悠。他告诉记者,整治后小区还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委托物业公司实施了准物业管理。

  “医疗器械厂转制后我们这就成了一个‘弃管小区’,前几年这里一下雨就积水,社区环境脏乱,群众反映比较突出。”南苑社区居民李火娇说,“老办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堵了社区干部来疏通,脏了就来打扫,没过几天又回到原样,后来区里经过研究,拿出了综合整治方案,协调了200多万元资金。社区经过整治后环境卫生大变样,周边社区的群众都来参观,希望政府也能帮他们把社区环境搞一搞。”

  “社区环境整治就是我们在民情夜访过程中发现的群众反映较集中和突出的共性问题。这引起了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我们发现以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并不能彻底有效解决问题,于是提出了整体整治的办法,让民生投入更加有效率。当然,因公共财力有限,这些小区都要短时间里加以改造也不现实,但我们向居民承诺这项工作会逐年逐项地推进和落实。”袁耕宇说。

  刘其欣的干洗店是回访的第二站。刘其欣原来是中专教师,后因学校撤并下岗。2008年,通过社区的“民情夜访”平台,青云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他家实际困难和创业的迫切愿望,帮他协调了5万元的小额创业贷款,在南昌市贤士路路口开了一家布兰奇干洗店。经营两年多来,刘其欣的干洗店经营面积从80多平方米扩大到180多平方米,还创造了6个就业岗位,年经营额100多万元。“我还想再开两家店面,扩大规模。”刘其欣向前来回访的青云谱区就业局局长罗瑛表达了愿望。

  “二次创业政府有30万元贴息贷款的扶持政策,但要求年经营流水达到100万元以上。”罗瑛介绍相关政策。

  “明天我就去银行调对账单来。”刘其欣听到非常高兴:“以前自己不敢找政府部门,总怕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不光有‘民情夜访’平台,领导还主动上门送政策,我们创业轻松多了!”

  青云谱区宣传部副部长俞莉告诉记者,青云谱区的“民情夜访”始于2006年8月,2007年4月,青云谱区经过半年多试点后,正式把“民情夜访”变成了一项制度,包括区委书记、区长在内的主要领导以及13个重点区直机关“一把手”分别与46个社区建立定点联系,约定每周三晚上到挂点的社区接受群众来访。

  起初不少群众不理解,认为这是领导在作秀,长久不了,来反映情况的人也不多。但让他们想不到的是,不管刮风下雨,区领导都按时准点来社区夜访,即便出差也会安排其他领导接替,提出的困难也大部分解决了,到后来参加的人越来越多,群众也越来越愿意向领导掏心窝子话。4年多来,尽管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都换了岗,但“民情夜访”一直坚持下来并不断完善。

  象湖社区主任黄华对记者说,作为以老企业居民为主的社区,“民情夜访”开展以前曾多次发生群访、个人上访的情况,“开展‘民情夜访’活动之后,许多事都可以在社区解决,现在社区已没有上访的事了,更加稳定和团结。”

  “‘民情夜访’也是我们这些年轻机关干部学习提升的重要平台。”俞莉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对低保政策、就业政策、创业扶持政策等也有不大懂的地方,通过民情夜访增强了我们对这些政策的了解,也培养了同其他职能部门打交道,一起帮助居民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实话,以前到社区去群众都不太爱理你,现在到社区去大老远就有群众跟你打招呼问好,因为你为他们办了实事,真有一种成就感呢!”袁耕宇告诉记者。

  上图南昌市青云谱区三家店街道南苑社区,经过整治社区环境焕然一新。居民们正在树荫下下棋纳凉。

  本报记者梁睿摄

  蹲点感言

  听到不如看到看到不如走到

  目前,“民情夜访”已经在南昌全市进行推广,全市1157个村、445个社区全部建立了“民情夜访”接待室。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共2万余名干部到“民情夜访”接待室接访,解决群众反映迫切的问题2.4万件,办结率达92.3%。“民情夜访”已成为南昌市党员领导干部帮助群众办实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形式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措施。

  “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看到的不如走到的”,南昌市的“民情夜访”实践也提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开展群众工作要弘扬深入一线的作风,心思往下沉、眼睛往下看、脚步往下走。惟有如此,才能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做到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寻找对策、在一线克难前进。

  (责任编辑:曹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