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不再的纽约时装周 斯人已逝张海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9 09:1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记者张海伦发自纽约
过去马戏团进城时纽约街头常有这种有趣的场景:象群摇着长鼻子,晃动着笨重的身躯在中城随意走动。即使是最漠然的路人也会被这略带突兀的怪趣景致所吸引。是否看过马戏表演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光是身处其中已让人兴奋不已。时装周也曾经如此:来自世界各地、特立独行的时尚风向标在篷内为潮人们演绎他们张狂的梦想;颀长而羞涩的年轻模特散布在曼哈顿的大街小巷,轻捷如羚羊般穿过人群走向秀场。
和量化管理的其他产业一样,时装周也发生了变化。它似乎规模更大,也更有效率了。电视和报刊杂志的广告宣传、博客红人的推广,这些如出一辙的营销手段看似完美地娱乐了它的核心受众。然而,这种快速产业化使时装周变得寡淡无味了,过去那些吸引眼球的天才表演不复存在。
“如今就连餐饮业也比时尚业有趣得多了。”已在Paper杂志工作了20多年的资深编辑Kim Hastreiter说。
前法国版《Vogue》编辑Carine Roitfeld也支持这一观点。直言不讳地指出时尚界再也没有任何惊喜了。“那些天马行空的天才设计消失了。时尚的产业化削弱了其创造性。”
无论上述观点是否正确,Roitfeld女士的这一观点是毋庸置疑的,即如今的T台秀像公司发布会一样枯燥无味。这位在时尚界地位举足轻重的法国编辑补充道,如今的时尚界缺乏“惊喜感”和“让人铭记于心的疯狂劲儿”。
正是对这股疯狂劲儿的追崇让人们争相涌入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一睹名为“Alexander McQueen:狂野之美(Savage Beauty)”的展览。尽管并无大肆宣扬,但我们都知道,这场该博物馆有史以来参展人数排名第八的展览,标志着当代时尚史上一个勇于进取的伟大时代的落幕。
McQueen戏剧般的辞世和John Galliano离开Dior让我们意识到一个被忽略的事实。在过去的十年间,由于几大集团的集中收购,许多品牌走出了原本的家族企业模式,在McQueen,Galliano和Tom Ford 等大鳄的引领下逐渐为普罗大众所接受,并由此发展成一个势不可挡,甚至可以说是颇具文化垄断性的产业。
圈内人士恐怕很难忘记这些辉煌时刻:Galliano带来的帐篷中的焰火;Gucci带来的皮草秀场; McQueen在中世纪的巴黎古监狱带来的笼中狼群;Dior在卢浮宫附近的杜依勒里花园带来的歌舞伎秀;McQueen男装在米兰运河边带来的开膛手杰克(Jack the Ripper)的摇滚风潮。
随着西方经济的繁荣及新兴市场(尤其是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大市场)的崛起,大集团十分乐意将诸如McQueen,Ford和Galliano等天才设计师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呈现给顾客,以使品牌快速发展。掌控着超过500个耳熟能详的奢侈品牌的巴黎春天集团(Pinault-Printemps-Redoute)、厉峰集团(Richemont)和路威酩轩(LVMH)”的掌门人们十分清楚,他们需要的不仅是设计师,更是能不断推陈出新、将品牌标识深植人心的推手。
可惜,2009年乌兰巴托的路易威登精品店开业后,他们便认为这个使命已经完成了。
放眼现今的四大时装周,可能只有纽约时装周的Marc Jacobs, 巴黎时装周的Karl Lagerfeld和米兰时装周Miuccia Prada的秀场可以吸引一些眼球了。即便如此,在这个普遍自我膨胀的时尚界,这些贡献也只是杯水车薪。
的确,Lagerfeld 2010年在瑞典的冰山和巴黎大皇宫的秀场让我们记忆犹新。可这对于时尚界的现状又有什么帮助呢?
可以想象,在911十周年之际的本届时装周其实是时尚界萧条期的前奏,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变百花齐放为立足大众的时代:市场份额大于新颖创意、稳妥管理高于大胆进取。基于这种理念下的时尚不可能脱离其商品性变成艺术品。难怪下一季的时尚大事件中会有意大利编制大王Missoni与美国平价连锁超市Target的合作及Jil Sander与Uniqlo(优衣库)的新一季合作。
“我热爱这个行业,也明白其中包含的风险,但我仍希望品牌们保留一定个性。”Roitfeld女士说道。过去的美好场景在她脑海闪现:设计师们让模特们身着奇装异服走秀,身为时尚编辑和缪斯的Isabella Blow穿着大胆招摇过市,纽约Barneys百货在她过世后将那些华服在橱窗展示。
时尚唯一的迷人之处,如Roitfeld女士所言,在于那份天马行空的张扬。然而,斯人已逝矣,致McQueen。致逝去的美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