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百姓生活题材的电视剧为何受欢迎?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19 11:04 来源: 中国经济网在今年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的获奖名单上,反映当代普通百姓生活的《媳妇的美好时代》、《家常菜》、《老马家的幸福往事》、《幸福来敲门》等都榜上有名。演员海清、蒋雯丽甚至还分别凭借《媳妇的美好时代》、《幸福来敲门》中的精彩表演,双双摘取了飞天奖的优秀女演员奖。据权威部门统计,《媳妇的美好时代》、《家常菜》、《老马家的幸福往事》、《幸福来敲门》等均创出了近年电视剧收视率的新高。其中《媳妇的美好时代》、《家常菜》等还应观众要求在多家电视台进行了重播。应该说,这不仅是当代普通百姓题材电视剧作品的巨大收获,同时也显示出其深受观众欢迎和市场追捧的独特审美价值。
当代普通百姓题材电视剧之所以受欢迎,首先因为它接地气、体民情、得民心。通俗一点讲,是因为它讲述的都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在讲述故事中去寻找和把握普通百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真实的思想和情感,不仅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由于当代普通百姓题材的电视剧处处都有柴米油盐的味道,时时都展示出与现实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每个人似乎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观众在看这些作品时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像是在看左邻右舍的事。许多观众甚至会觉得不仅仅是看一个故事,不仅仅是在看别人,同时也是用另一种视角和方式在看自己。比如看了《媳妇的美好时代》,不少观众就曾感叹“我就是同余味一样的人”、“我就是同曹心梅一样活着”……这种镜子一样的观看效果十分吸引人,男女老少咸宜,皆能从剧中找到情感的出发点,感受到人物身上命运的起伏跌宕,同时也能在剧中人物身上寻求到自我情感的出口。应该说唯其如此,才显得真实,更平添了几分亲切感,对人性的探讨和剖析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深度。
此外,普通百姓题材电视剧受欢迎的原因还在于它百姓化的文化立场。它的姿态是百姓化的,感情也是百姓化的。这种文化立场在作品中表现为高度关注当代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高度关注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经验,用平视的眼光去注视普通百姓,表达他们的愿望。
还有,百姓题材作品受欢迎还在于它真诚地呼唤人间真情,倡导一种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磨难;倡导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宽容,并在剧中描绘出一幅幅父慈子孝、母女情深、夫唱妇随的人生图景。飞天奖评委会对电视剧《家常菜》做了这样的评价:它呈现了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的充满小市民幽默和生活气息的底层社会,讲述了一群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上演了一家人的生死离别与喜怒哀乐,刻画了一个纯爷们式的小人物刘洪昌,一个有责任、有担当、重情义、真性情的绝世好男人。
与《家常菜》一样,近年来深受欢迎的百姓题材电视剧都试图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挫折、失败、苦难、灾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失去乐观向上的心态。
遗憾的是,近年我国电视剧的年产量有万集之多,相比较而言,反映当代普通百姓生活的作品却实在太少。每天打开电视机,荧屏上多是一些帝王将相、富商巨贾和神仙佳偶。诚然,言情、武侠等剧种的确也能带给观众一种放松和愉悦,但它们终究离现实太远,离普通百姓的生活太远。究其原因,似乎有很多,但有一点却是不能忽视的,这就是反映普通百姓生活的电视剧不仅本子难写、作品难拍,从市场效益的角度考虑也是投资高、周期长、见效慢。它不仅要求编剧必须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导演、演员同样要有扎实的生活体验。因为柴米油盐的人间烟火味是在大宾馆里编不出来,也是一味躲在摄影棚里演不出来的。以《家常菜》为例,该剧编、导、演在生活体验上花的功夫就不去说了,仅剧中主场景的搭建就花费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片中的旧民居是剧组人员跑遍拆迁现场,寻来旧砖瓦、旧窗棂、顶梁柱等建造的,片中的双卡录音机、凤凰自行车等道具是从北京、安阳等地“淘”来的“原版货”,就连演员们在戏中花的钱都是正宗的上世纪80年代的旧版人民币。剧组仅在服装、化妆等方面花费的财力就比同类电视剧高出了近一倍。拍摄过《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著名导演沈好放这样说过,拍摄当代普通百姓生活的作品需要花大力气,这就需要编导不仅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更要有一种敢于担当的勇气。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以来,各地的电视荧屏上普通百姓题材的电视剧开始多了起来。尤其央视一套的晚间黄金时段,近期更是连续推出了《你是我的幸福》、《夏妍的春天》两部反映当代普通百姓生活的电视剧,且都在观众中产生出不小的反响,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这一切表明,伴随着我国文艺工作者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现实生活的不断推进,荧屏上反映现实百姓生活的优秀电视剧作品一定会越来越多。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