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金本位复辟 欧洲各央行26年来首次净买入黄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0 02:26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印峥嵘 杨可瞻发自上海、成都

   当美国狂印钞票,欧盟还在为是否保留希腊而争辩时,我们还能信任什么信用货币?

   欧洲央行的举动或许给了全球投资者一些启示。欧洲央行和IMF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欧洲各央行的黄金储备增加2.5万盎司至0.8吨,为26年来首次净买入黄金。从大举抛售转买入,今年迄今为止已推动黄金价格上涨逾25%。

   巴克莱资本贵金属销售总监乔纳森·施保尔直言,“我们正回归一种在很大程度上将黄金看作货币的时代,与20世纪90年代我们观察到的情况相比,现在是彻底的逆转。”

   基于此,市场上关于“全球将回归金本位制”的讨论再度风起。

  回归金本位VS对欧债表姿态

   据了解,金本位主要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在1914年“一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了金本位制,但在“一战”爆发后,各国为筹集庞大军费,纷纷发行不兑现纸币,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金本位随之告终。

   问题是,欧洲各国央行普遍持有大量黄金,稍有任何减持都会对金价产生重大负面影响。而为避免无节制地抛售将金价彻底打垮,1999年9月,欧央行曾联合欧洲14国央行签署 “央行售金协定”(CBGA),规定此后5年内,签约国每年只准抛售400吨黄金。然而伴随着金价一路攀升,欧洲国家售金的热情也逐渐减弱。2004年9月推出的CBGA2规定,尽管每年限售数量被提高至500吨,但2006年欧洲央行的售金量仅393吨,低于500吨的限额。

   世界黄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二季度,全球央行黄金买入量已略高于卖出量,净买入7.7吨,为首次净买入黄金。据悉,当时新兴市场国家央行为黄金的主要买方,欧洲国家央行则位于卖出者之列。

   资深黄金研究员熊科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黄金暴涨的条件还不成立,而欧洲各央行净买入对市场短期影响也有限。近期美元开始快速反弹,这会使许多欧洲央行套现成风。作为避险,现在美元确实比黄金要强一点,故黄金震荡的可能性更大。长期来说,美元还是以弱势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净买入黄金可以被看作是对黄金的依赖加强,但这离真正的金本位还有不少距离。欧洲各央行真正的意图,可能是需要向市场证明,当主权债务风险加速上升时,其持有的黄金储备可以用来解决债务。所以表明姿态的意义更大一些。

   广发期货黄金分析师冯亮表示,“纸币贬值已经是大势所趋,在这一背景下,欧洲国家央行开始买入黄金也是受形势所迫。”

  金价明年涨至2200美元?

   当央行都纷纷追捧黄金时,我们是否可以买入?目前看来,最有发言权之一的矿商至少是这么认为的。

   据悉,全球第三大金矿商AngloGoldAshanti首席执行官卡蒂芬尼MarkCutifani9月18日预计,基于当前的市场形势、欧美债务问题,2011年金价将上涨至每盎司2200美元。

   无独有偶,今年投资回报率为33%的Duet大宗商品基金经理TonyHall也认为,黄金、铂金、布伦特原油将领涨大宗商品,因投资者现在急于保护资产、防范供应短缺风险。到2011年年底前,黄金可能上涨21%至创纪录的2200美元/盎司。此外,如果投资者认为世界经济陷入困境或未来经济增长可能放缓,那么黄金是个不错的避险港湾;如果认为全球经济前景乐观,那么黄金也是对冲通胀风险的好工具。

   巴克莱则预测,2011年四季度和2012年的全年黄金均价预期分别为1750美元和1900美元/盎司,白银均价预期分别为41美元和46.70美元/盎司。

   资料显示,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GoldTrust上周五(9月16日)黄金持仓量大幅增持10.6吨,至1251.91吨,显示市场投资者仍然看好黄金。

   市场方面,截至昨晚22时19分,黄金现货价格报1787美元/盎司,跌幅1.29%。

分享更多
字体:

滚动新闻其它文章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