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 让我们一起来满足他们读一本好书的心愿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0 05:40 来源: 东南快报本报讯(记者 齐榕 许才芳/文林良划/图)福建省第五届“书香八闽”全民读书月活动即将于9月28日正式启动。但在我们的城市里,却有一些“双留儿童”没有书读。在农村,一些学校缺少书籍的现象比较明显。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为了激发“双留儿童”的读书热情,鼓励孩子们自强、自立,今日起,本报携手省教育厅关工委、省读书援助协会共同启动“爱心红书袋‘双留儿童’助学工程”,替他们圆一个读书梦,帮农村的学校建一个爱心图书室。
“双留儿童”,即留守儿童和留城儿童。留守儿童,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时间半年以上,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来自省教育厅关工委的数据显示,福建省大约有留守儿童45万人,占农村小学在校总人数的20%,单是福州闽侯就有7000多人,主要分布在农村和山区。留城儿童,指的是户口在农村,随着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从农村来到城市,并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这两类孩子主要表现形式是父母忙于打工或创业,子女大多缺乏关爱,且对子女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良方式和态度,多表现为重养轻教。
我们希望,这次活动能够用读书点亮农村孩子的“心灯”,尝试把关爱“双留儿童”融入到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以校内外读书活动温暖孩子们的心灵,为他们建立一个精神家园。
“爱心红书袋‘双留儿童’助学工程”是一项爱心公益工程,目的是集结爱心人士,帮双留儿童圆一个读书梦。在接下来的报道中,我们将走进“双留儿童”,用镜头和笔去捕捉他们的心声。
1个农村留守孩子的读书心愿
想当科学家
希望多读点
科幻书
人物名片
陈祥,闽侯罗桥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父母离异,8个月时就和外公外婆生活至今。
渴望过个吹蜡烛吃蛋糕的生日
再过一阵子,陈祥家门口的稻子就熟了,外公外婆又要开始为收成忙活。陈祥常常看着这一片稻田发呆,在他的内心,虽然这片稻田很美,可他还是很想离开这个叫罗桥的小村庄,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看看是不是像书上写的那样。
渴望过个吹蜡烛吃蛋糕的生日
生人面前的陈祥甚是害羞,始终背对记者而坐,背影里有着和他年纪不相称的落寞。
在陈祥8个月的时候,就被外公外婆抱回来抚养,至今他们已一起生活了十一年零四个月。他们住的老房子与稻田仅几米之隔,是早年的黄泥巴建成的,已经有31年了,房子里没有一件拿得出手的家具。
即使是这样的房子,也不完全属于外公外婆。房子是外公几兄弟共有的,在其他兄弟陆续搬走后,现在只剩下祖孙三人住在这里,其中一间还是外公的弟弟暂借给外公住的。
外婆身体不好,两位老人基本上只能靠田间的收入维持生活,经济一直窘迫。外婆说,陈祥的父母离异,8个月的时候陈祥就被他们抱回来了。母亲远嫁他乡后,没有能力接收陈祥。其他孩子,就算父母不在身边,还有在电话里对父母撒娇的机会,逢年过节也能见上一面。可陈祥从记事起,就没见过父母。陈祥也格外懂事,从来没有跟外公外婆提过父亲,而外婆他们也尽量避免在陈祥面前提起。
外婆常常跟陈祥说:你跟别人不一样,不能让外公外婆买这买那,外公外婆能力有限,所以很多事情你必须要靠自己。陈祥深深地懂得这点,很少对外公外婆有物质上的要求,还会帮外婆扫地、拾柴火等。
陈祥是秋天生的,每年过生日时,外婆都会特地煮个鸡蛋,算是庆祝。在陈祥内心深处,他渴望像别的孩子一样,可以在生日那天吹蜡烛、吃蛋糕。
可是,生日蛋糕村里没有,必须得到很远的镇上买。不巧的是,他的生日总是跟农忙重合,大人实在顾不上。跟外公外婆生活了这么多年,小陈祥从来也没有能够实现这个小心愿。
外婆指指门外的稻田,田里的稻谷已经泛黄,垂下了沉甸甸的穗子。外婆说,稻子熟的时候,也就是外孙的生日了,无论如何,今年要帮助陈祥实现这个愿望。
爱看科幻小说 想当科学家
和那些同样渴望走出大山的孩子一样,陈祥尤其喜欢读书、看电视。因为,透过它们,他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
他基本只看中央台的电影频道,通过看电视,他还学到了不少知识。有几次,老师让他们读书,有几个字,同学们都不认识,恰巧他在看电影时留意到这几个字,于是就在课堂上读了出来。
跟一般的农村孩子不一样,陈祥有个在他看来很伟大的梦想,就是当个科学家。他很腼腆地说,他在电视上老是看到有飞碟,却没有人能证明飞碟的存在,如果自己当上科学家,说不定能找出它们存在的证据呢。
因为有这个梦想,他也格外喜欢看科幻类的小说,《飞行器》、《汤姆索亚历险记》、《海底两万里》等等他都看过。不过,他说,学校的图书馆只有一百多本书,他已经把自己都感兴趣的都看完了,他希望学校图书馆能再多一些这方面的书。
学习不错的陈祥,希望通过念书这条路,实现自己的梦想。
1个留守儿童学校老师的读书计划
要用书本
激活孩子的人生
闽侯罗桥小学的教导主任陈老师多年在农村教学,他有着一套留守儿童的读书计划,要用书本激活孩子的人生。
陈老师说,学校的学生们多数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没文化,导致了家庭阅读为零的状态。在他看来,在家庭教育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只能靠老师们逐步引导阅读。去年,他代六年级的课程,为了帮助孩子扩大阅读量,他要求每个孩子必须买一本书,且在一周内读完,否则没收。在如此的“高压政策”下,大家的积极性竟然被调动起来了。第二个学期,每个孩子至少读了4本以上的书,有的学生读了二十几本书。这让他看到了推广阅读的曙光。
陈老师认为,阅读是影响孩子一辈子的事,对孩子来说再关键不过了。只有大量阅读书籍,才能改变学生知识面过窄的状态。今年他准备从一年级的孩子入手,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不过,在推广计划的同时,他也很为难,因为学校书库中低年级读物(一二年级)完全空白。
陈老师说,在学校3000多册书中,旧的居多,能对学生起到一定作用的新书不过500册左右。由于经费的严重不足,书库更新缓慢,学校只能硬从办公经费中挤出几百元来添置了一些书。“要是能再增加一些科技读物,寓言、童话、学生期刊就好了,这些书最受学生欢迎。”
如果你是“双留儿童”的老师或者你身边有不少留守儿童,请拨打我们的热线0591-87809110,告诉我们他们的故事。如果你是爱心人士,想为留守儿童尽心尽力,也请拨打热线0591-87809110,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