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隐忧:跨界水资源保护困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1 00:5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广东省政协一份调研报告建议,通过中央部门和福建沟通,解决珠江支流韩江上游污染
安卓
近日,广东省政协发布了《韩江流域水资源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广东境内仅次于珠江的第二大流域,韩江流域水质总体状况良好,但上游多个水库水质不达标,除部分水库养殖因素外,上游福建武平县多个乡镇生活和养殖污水未经处理,以及工业废水直接排入韩江,也是重要因素。
为此,广东省政协建议通过中央部门和福建省进行沟通,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上游污染。
一位专家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广东是一个典型的下游省份,韩江之外的其他几个水系包括东江、西江、北江都面临着跨省水资源保护的难题。
下游省份很“被动”
韩江是广东境内仅次于珠江的第二大流域,是粤东地区汕头、梅州、潮州、揭阳总计1000多万人的用水来源。
其北源汀江始于福建西南宁化县西南部武夷山,一路向下流至广东省大埔县三河坝,此后与南源梅江交汇称之为韩江。韩江再向下流到潮州以下河道进入韩江三角洲,在汕头市澄海区和市区分别注入南海,全长410公里。
本次广东省政协调研结果显示:韩江流域水质总体状况保持良好,韩江干流、梅江、汀江、琴江、宁江等河流水质常年保持Ⅱ~Ⅲ类,梅州—潮州、潮州—汕头交接断面水质常年100%达标,梅州、潮州、汕头三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然而,一个问题凸显:近几年来韩江流域上游省界部分水体水质呈恶化趋势,水污染问题严重。而韩江约有40%流域面积恰恰都在福建省境内。
《报告》指出,目前,韩江流域污染比较严重的省界河流主要有:石窟河、松源河、梅潭河和漳溪。这缘于2002年以来,福建省武平县中山、十方、岩前三镇和象洞乡生猪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业废水、废料、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为此,广东省多次与福建省政府就此事进行沟通协调,请求福建省相关部门督促地方政府对污染企业及畜禽养殖业加强监管,这使得省界水体污染得到一定的遏制。然而部分水体质量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近年来,武平县由于养殖业规模过大,环保设施一时无法配套落实,以及整治措施执行力度不够等因素,其排放的养殖废水仍是省界河段主要污染源,造成下游广东省石窟河长潭水库和松源河多宝水库水质长期处于劣IV类。而梅潭河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上游福建省平和县小型造纸厂、冶炼厂及养猪场排放的废水。漳溪的污染源则主要来自上游福建省永定县小型造纸厂、冶炼厂及养猪场排放的废水。
早在2010年7月初,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的紫金矿业爆发严重的渗漏事故,污水流入汀江一路向下,蔓延整个韩江流域,造成粤东地区用水安全隐忧。
广东省韩江流域局已经与福建省龙岩市在共享水情信息方面加强沟通,确保对流域水情的全面掌握。广东省梅州市一位接近去年紫金矿业污染的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当时一个尴尬之处在于,污染事件爆发之处,广东相关部门只能守在省界的位置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次,监测水体是否受到污染,以便做出应对之策,对于上游福建的情况则一无所知。而上游的测量结果也没有及时反馈下游,让广东相关部门很被动,直到随着事件的推进,才有所好转。“其实水情信息共享非常重要。”该人士表示。
此次《报告》中也建议,广东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应通过中央有关部门,协调流域上游福建省有关地方政府继续采取限制、搬迁、建设沼气工程等有效措施解决养猪业污染问题,加大力度整治小型造纸厂、冶炼厂、矿山开采等小企业污染,取缔违法排污企业,严禁高污染企业进入流域上游等,治理水源污染隐患,确保省界水体达到水质管理目标。
“多头管理”的保护尴尬
除了福建因素外,《报告》同时指出,韩江上游广东省内的部分水库水质也呈恶化趋势,这也是韩江水污染主要威胁之一。比如合水水库,其由2009年的Ⅲ类水质降为Ⅳ类,超标项目主要为总氮、粪大肠菌群,水质恶化趋势明显。合水水库库区及上游工业废水排放量约为262万吨/年,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057万吨/年,是合水水库主要的污染源。
虽然合水水库所在的兴宁市关停和转移了库区周边的小型污染企业,取缔了库区网箱养鱼业,并对上游乡镇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处理,但由于库区人口多,生产生活污水未集中处理,水库污染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治。
对于省内跨地市河流的保护机制,早在2009年1月1日起已经开始实施了《广东省东江西江北江韩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也成立了广东省韩江流域管理局,建立广东省韩江流域水资源管理联席会议制度。
然后,广东省政协在调研中却发现一系列操作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比如说,在实际流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中,流域管理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和管理手段,流域各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现象依旧存在,难以有效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另外,现有法律法规仍存在尚未涵盖,而实践中又亟须规范的问题,或者法律法规虽有涵盖,但却未明确落实到位,实际执行中需进一步规范、分工、细化的问题。如流域水利工程的联合调度、旱情紧急情况下水量调配、水功能区的监管、信息互通等问题,应通过制定配套规章制度予以完善。
广东省珠江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成建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与地方区划水行政机关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还有待完善。
他以东江为例,在东江众多水库的管理上还是多头管理的局面,管水的不能调水,调水的不能管水。河源作为水源地保护区一级政府,既不能调水,也不能管水,市自来水公司用水取水,还要通过有关部门审批。
如何保护跨省界、跨市界水资源,不仅是韩江流域,也是一直困扰广东省内其他江系的主要问题。
在广东,除韩江外,还有三大水系,东江、西江和北江,三大水系孕育了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珠江,并在入海处冲积成了如今的珠江三角洲。其中,东江发源于江西省,西江发端于云南省,一路流经贵州和广西,而北江发源于江西省。
广东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下游省份。成建三表示,广东水资源水环境形势正日趋严峻,特别是随着不少上游地区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不够,加上水资源分配和利益纠纷问题,水污染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成建三向本报记者透露了两个数据,一是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排入广东各城市水源地的废污水量超过1.7亿立方米,全省因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影响的水质性缺水人口超过1600万。
二是从邻省流入广东的江河水质有下降趋势。《2010年广东水环境公报》指出,西江干流及其支流贺江桂粤省界河流水质为Ⅲ类;北江武江湘粤省界为Ⅱ类;韩江支流汀江、梅潭河闽粤省界为Ⅲ类。东江寻邬水和定南水赣粤省界河流水质为Ⅳ和劣Ⅴ类;韩江支流石窟河粤省界为劣Ⅴ类、松源河闽粤省界为劣Ⅴ类、粤西九州江桂粤省界为劣Ⅴ类。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和总氮。
与此同时,跨省界、跨市界水污染突发事件频繁,而且大多与工业废水污染有关。2010年7月3日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矿业重大水污染事件造成广东韩江梅州段涉污染水域断面铜浓度超标。2011年,6月下旬,广东省韶关市在例行监测中发现武江河乐昌段出现锑浓度异常,确认原因是广东省上游来水锑浓度过高,导致过境水质出现异常,武江河发源于湖南省临武县。
对此,成建三建议,广东应尽快开展水环境生态补偿工作,“广东的生态补偿工作明显滞后于国内其他省份、特别是沿海发达省份,在政府层面上全省范围的水环境生态补偿工作迟迟没有开展。”
在具体操作上,他建议由中央财政、广东省和上游省共同设立水环境补偿基金,在省内应设立各个流域的水环境补偿基金。
“应建立生态补偿专项激励资金,只要上游地区对下游水质的保护达到事先规定的有关标准(如跨界交接水质标准),就要对上游地区进行奖励。如果交接水质达不到有关标准,上游地区不仅得不到奖励,还应该进行惩罚。”他说。
而中山大学一位环境保护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更为可行的办法是在国家或者省份在财政转移支付的时候,就把生态补偿的费用包括在里面,列出这样的一个项目,可以约定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增加这部分资金。
“其实,保护自己区域内的水质本身就是地方政府的职责,如果区域内水质不达标就要追究责任,”他说,无论是跨省还是跨市的水资源保护,都涉及到各自的利益,这在全国来看,都是一个有待攻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