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外贸生存难 订单难接是主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1 01:24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最近我们在东莞对300家中小外贸企业做了一场活动,问现在做订单有资金压力的举手?结果不超过10%;问接不到订单的呢?结果90%的企业负责人举手。”专为中小企业做供应链服务的深圳一达通总经理魏强认为,一直以来,全社会将中小企业发展困难的原因理解成融资难,但实际上,因为交易环境变化导致的订单难接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主因:接不到订单不用买原料备货,就不会有融资需求,只有当企业订单增多时才会产生资金周转压力。“企业接不到订单主要原因是交易环境变化,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对应的金融能力满足买家需求。”
中小企业为何接不到订单?
据了解,中国外贸的中小企业超过90%的付款方式是海外买家先付钱,再发货。而在国际上的主流交易方式是采用信用支付。数据显示,美国买家75%是信用款,欧洲是70%、全世界平均水平是50%,中国只有7%,且集中在大企业中,中小企业几乎与信用支付无缘。
买家得不到信用付款这样低风险的方式,就最大限度地压低中国产品的价格,以便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来覆盖风险,这让利润微薄的出口型小企业雪上加霜。金融短板成为中国中小企业在外贸中业务中的明显劣势,且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越来越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制造的发展。
有单不敢接
小企业难承受交易风险
国际贸易要完成交易,首先是营销阶段,其次是交易条件的谈判。交易条件包括三大问题:支付方式、采购成本和交货时间。据调查,因交易条件谈不拢导致丢单的情况占比达到85%,尤以支付方式为甚。
支付方式的区别,实质有二点:一是风险由谁承担的问题,买、卖家都想规避风险,并宁愿在价格上适当让步;第二就是资金周转问题,信用支付可减轻买家付款的资金压力,而款到发货的方式可解决卖方的生产产品资金压力。
随着中国制造成本的上升及海内外贸易竞争的加剧,中国制造已不像从前那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买方市场早已形成。以信用证为代表的信用支付必然会成为主流,否则买家就会离开,或者要求更低的价格。以目前的出口利润率来看,人工和原材料成本猛增,中国制造已几乎没有降价的空间,那么接受信用支付应是迟早的事情。
然而,出口商即使接受信用付款,获得了订单,他们依然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资金来进行原材料采购等生产活动,同时也面临这人民币升值带来损失的风险。
大企业有专门的结算部门,也不缺资金,这些都不是问题。而小企业则不同,它们规模小,利润低,不规范,不太可能独立完成较为复杂(相比现金交易而言)的交易流程,它们需要专业的机构来提供此类服务。
危中有机
专业企业抢占空白市场
小企业的局限性造成了生存困境,同时也带来了外贸服务外包这一新的、商机无限的行业。
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进入外贸行业的魏强早在10年前就看准了这个方向,于2001年创办了深圳一达通,为出口企业代办所有手续,含报关、报检、收汇、外管核销、出口退税、安排物流等。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达通为帮助客户度过危机,开始提供融资等金融服务,一发而不可收拾。客户发货后,银行给一达通贷款80%,一达通“买断式”支付给企业,即哪怕买家未付款,一达通支付给企业的八成货款也不用还!一般来说,20%是企业的毛利,也就是说,出口企业获得80%的贷款,几乎是零风险!
魏强介绍:“一达通平台联合金融机构对信用支付条款进行专业审核,有问题的信用支付条款可拒绝接受。万一遇到买家违约,银行和保险公司自会承担部分责任,向出口商进行支付和赔偿。”
“其实,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更小!”魏强对小微企业融资的风险控制有独到的看法,“小微企业贷款的特点是少而散。少就意味着道德风险小,客户不会为了这点儿钱去欺骗;散则刚好分散了风险,这个是大数原理。”
(陈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