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既要当领导更要作工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1 08:54 来源: 国土资源部网站

  关于如何理解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有精深的论述:“同资产阶级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共产党——这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中先进分子的集合体,它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的领导作用,是不容怀疑的。”这段论述阐述了一个基本思想,在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中,党承担着双重功能:既是人民群众的领导,又是人民群众的工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平同志这一思想对我们处理好党群关系任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如何处理领导与工具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小平同志看来,工具是基础,领导的资格必须建立在当好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历史任务的工具基础上。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领导作用的体现是通过当好群众的工具来实现的。“确认党没有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向人民群众实行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力,就是确认党没有在人民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

  如何当好群众的工具?小平同志认为,应该反对两种倾向。一是主观主义的“高明论”。“许多人并非在主观上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但是他们仍然把工作做坏了,使群众受到重大的损失。这是因为他们自以为是先进分子,是领导者,比群众懂得多,因而遇事不向群众学习,不同群众商量,因而他们出的主意,经常在群众中行不通;但是,他们又不从错误和失败中取得教训,以为错误和失败,只是由于群众落后和其他临时因素的影响,因而滥用党的威信,继续一意孤行,这就使他们的错误和失败愈来愈严重。”二是“尾巴主义”。当好领导者和工具,最重要的是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群众的意见一定不会都是正确和成熟的,我们所谓总结和集中,并不是群众意见的简单堆积,这里必须要有整理、分析、批判和概括。”“整理、分析、批判和概括也是会犯错误的,但是不断地同群众商量,不断地研究群众的实践,这就使党有可能少犯错误,并且及时地发现和纠正错误,而不致使错误发展到严重的地步。”

  小平同志的讲话距今已有55年,虽然社会时代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党是人民群众的领导和工具的思想仍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学习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在当前,最重要的是把小平同志的这一思想与变化了的党情、国情、世情结合起来,在总结以往历史经验,坚持好的历史传统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群关系的构建,探索建立良性和谐的党群关系互动新机制。

  第一,努力探索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条件下党群关系良性和谐互动的制度框架。在夺取全国政权前,由于斗争环境的残酷和恶劣,使得每个党员和每个党组织都会自觉地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离开了这一点,革命就会遭受挫折,我们就不可能取得全国政权。那时,脱离人民群众的危害和后果是直接和现实的。取得全国政权之后,使得我们有可能脱离人民群众。由于有了政权的“阻燃”作用,脱离群众的后果显现往往是滞后的,一旦这种滞后了的效应开始发挥作用,对于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自身带来的伤害有时是难以补救的。在我党长期执政的条件下,解决权力制约,避免脱离群众、滥用权力的有效途径,除了党内监督之外,很重要的还有人民群众的自下而上的监督。历史上,为解决人民群众的监督问题,我们党对全体党员和干部进行群众路线的教育,甚至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对党员干部进行批评、教育、整风等方式,也都起过一些作用,但效果有限。在当前形势下,最关键的是要把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制度化、程序化。在民主法治的框架内,构建人民群众监督党和政府的程序和机制。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支持不支持”从号召转化为法律制度程序和机制。

  第二,积极推进党的群众工作机制和方式的转变和创新。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传统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既要保持和发扬传统的政治优势,又要在工作机制和方式上转变和创新。面对社会阶层和社会利益的加速分化,党应该更多利用协商、协调的方式来代表人民利益。党只有成为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协调者,才能成为全国人民利益的代表者;面对民众表达意愿的渠道丰富发达,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分别多样,党在决策过程中既要尊重群众的意愿,遇事多同人民群众商量,又要注意“网络民意”的片面性,当好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者和概括者;面对国民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公民民主法治意识的提升,党宣传教育人民、组织动员人民群众的方式也要改变,由“灌输”式的说教转向平等、坦诚的交流和讨论;党还应当善于在讨论交流中及时完善自己的主张和政策;面对社会矛盾的冲突和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局面,要求党在继承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解决方式的基础上,善于在更多利用法治的条件下,化解社会纠纷、处置突发事件。当前,最重要的是拓宽社会矛盾纠纷调处的渠道,挖掘中国社会处理纠纷矛盾的传统文化资源,构筑适应不同矛盾解决方式的“拦水坝”和“泄洪闸”,创新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机制。

  第三,加快推进以扩大党内民主为重点的党的自身建设和改革。中国共产党是有着近8000万党员的大党,党内聚集了一大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中国共产党是稳定的,社会就稳定;只要党内是和谐的,社会就和谐;只要党内是廉洁勤政的,社会就公平公正;只要党的决策是正确的,中国就有希望。要解决党的战斗力问题,当前重要的是加快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党内民主建设不仅是我们党应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和国际局势的客观需要,也是保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必然选择,同时还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党内民主建设先走一步,将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求我们党进一步从认识、制度、程序、机制上进行改革,始终以尊重并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逐步完善党的决策机制、干部选拔程序、党内监督制度、党的组织体系进行改革。(作者为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国家土地副总督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