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卫生部首次发布《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1 10:4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9月21日北京讯(记者 景远)中国现有8.6亿妇女儿童,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妇女儿童群体,这一群体的生活状况如何?上午9时30分,卫生部在京举办《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1)》专题发布会,首次发布关于我国妇幼卫生工作的年度报告,对我国妇女儿童的生活现状以及未来前景进行了总体勾勒。点击进入文字直播页面>>

  

卫生部首次发布《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2011年9月21日,《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1)》专题发布会现场,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司长秦怀金做相关介绍。中国网 王锐/摄影。

  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司长秦怀金介绍说,妇女和儿童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妇女儿童健康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妇女儿童健康指标不仅是国际上公认最基础的健康指标,也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做好妇幼卫生工作对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为了全面反映我国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和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状况,引导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更加关注妇女儿童健康,营造有利于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卫生部编写发布了2011年《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报告》。报告从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妇幼保健服务状况、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状况:

  一、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

  

  中国现有8.6亿妇女儿童,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妇女儿童群体。多年来,中国政府以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为目标,坚持以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为核心,逐步完善妇幼卫生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妇女儿童健康突出问题,持续提高妇幼卫生服务质量,努力促进公平性和可及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是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持续显著降低,妇女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2009年的75.2岁。201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30.0/10万,比2000年下降了43.4%。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孕产妇死亡率差距逐渐缩小。一些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得到有效防治。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10年全国婴儿死亡率为13.1‰,比2000年下降了59.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4‰,比2000年下降了58.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有所改善,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结果显示,不论城乡、性别,2005年中国儿童的身高、体重比1995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长幅度大于1985至1995年,城乡儿童生长差异正在逐渐缩小;监测的九个城市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已达到发达国家同龄儿童水平。

  二是妇幼卫生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1994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以《宪法》为依据,是保护妇女儿童健康的基本法,与《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共同为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提供了法律保障。国务院先后制定实施了1995-2000年和2001-201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最近刚刚发布了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把妇女和儿童健康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卫生部先后制定了婚前、孕前、孕产期和新生儿期保健等一系列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使母婴保健服务在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和技术规范等各个环节,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

  三是妇女儿童重大健康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多年来,针对威胁妇女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问题,国家启动实施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简称降消项目)、中西部六省出生缺陷防治项目、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项目。2009年深化医改启动以来,国家在原有项目基础上,启动实施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针对妇女儿童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服务内容,妇幼领域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等,依托这些项目进一步加大对妇幼卫生的投入,着力解决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2010年开始,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医疗救助相结合,开展提高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完善儿童医疗保障制度。

  四是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以妇幼保健专业机构为核心,以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大中型综合医疗机构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技术支撑。它具有遍布城乡、分层负责、各有侧重、根在基层的特点,为妇女儿童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辖区妇幼保健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为妇女儿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与妇女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基本医疗服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妇幼保健机构3025个,妇产医院398个、儿童医院7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3万个,乡镇卫生院3.8万个,村卫生室64.8万个;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24.5万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均有专兼职妇幼保健工作人员。中国先后建立了妇幼卫生年报信息系统、妇幼卫生监测信息系统和妇幼保健机构监测信息系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妇幼卫生信息网络,为各级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是妇幼卫生服务不断加强

  妇幼卫生服务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从单项服务逐步扩展到覆盖妇女儿童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面服务,服务内容逐步拓展,服务数量日益增加,服务质量持续提高,越来越多的妇女儿童享受到优质的妇幼保健服务。

  婚前和孕前保健服务逐步普及,成为预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孕产期保健深入开展,已经形成了包括产前检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高危孕产妇筛查与管理、住院分娩、新生儿保健和产后访视在内的系统保健服务。新生儿保健服务逐步规范化,广泛开展母婴喂养促进和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实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定期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在农村地区推行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及时诊治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加强托儿所、幼儿园儿童保健管理,确保在园儿童健康。2010年全国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84.1%和81.5%。

  六是妇幼卫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广泛开展

  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妇女儿童健康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多年来,中国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生殖健康与计划生育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实施一系列合作项目,改善了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设备条件,培养了一批妇幼卫生专门人才,引进了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以及适宜技术,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妇幼卫生服务能力,特别是贫困地区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妇幼卫生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深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与了解,为保护中国和世界妇女儿童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妇幼卫生的发展模式和取得的成绩,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好评。

   二、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是妇幼卫生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与广大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不相适应,妇女儿童健康问题依然突出。妇女乳腺癌、宫颈癌和艾滋病、梅毒等重大疾病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早产、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等仍是儿童死亡主要原因;随着儿童死亡率的下降,出生缺陷作为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

  二是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挑战很大。2015年是世界各国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最后时限。尽管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已经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但是,由于儿童死亡基数庞大,健康公平性问题突出,中国仍然被列入需进一步努力的国家之列。孕产妇死亡率目标的实现面临严峻挑战,仍需我们作出艰苦的努力。

  三是妇幼卫生在城乡、地区和人群之间存在明显差距。改善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以及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成为妇幼卫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四是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尤其是基层服务能力不足问题突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服务网络尚不够健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妇幼卫生事业投入不足,尚未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和补偿机制。

  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有挑战,也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国内情况看,深化医改是全面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重大机遇,各项政策措施将更加关注改善以妇女儿童为代表的重点人群健康,这为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国家“十二五”规划以改善民生为核心,将妇女儿童主要健康指标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达到74.5岁,孕产妇死亡率降到22/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到14‰,婴儿死亡率降到12‰,为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刚刚发布的2011-2020年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也将妇女儿童健康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列入其中。从国际上看,国际社会对妇女儿童健康高度关注,为发展中国妇幼卫生事业创造了重要机遇和良好氛围。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是各个国家的共同责任。国际社会日益关注各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完成情况,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庄严承诺,中国将继续履行国际责任,积极参与有助于提高妇幼健康水平的国际合作,尽最大努力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履行政府应尽的责任。

  “十二五”时期,妇幼卫生事业仍将继续担负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重大责任。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妇幼卫生工作必须以贯彻落实“一法两纲”为核心,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妇幼卫生工作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满足广大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责任编辑:熊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