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天宫一号将突破空间对接技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1 15:2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第二步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中国版空间站的起点,下周天宫一号的发射再度引人关注。

  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刚走到“一步半”

  早在1992年9月21日,我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中国载人航天的“三步走”,如今刚走到“一步半”。因为按照“三步走”计划:第一步是航天员上天,“神五”的成功发射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要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和太空行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等多项任务,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此前“神六”和“神七”完成了前一部分,而天宫一号和“神八”正是要实现后半部分。

  实际上,重约8吨的天宫一号就是一个空间实验室的雏形,这个短粗的圆柱体直径比神舟飞船更大,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后续天宫一号还要和“神八”对接,组成我国航天史上最为复杂的空间机构。据有关专家透露:“尤其两者对接时不但相关各舱室的气体不能泄漏,舱与舱之间要‘天衣无缝’;还要保持平稳,不能剧烈晃荡——这个难度系数,就好比是在时速28000公里前提下的太空‘拧螺丝’。”

  “天宫”和“神舟”逐步组成中国空间站

  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于2010年9月正式启动实施,“神七”以后正逐步进入空间实验室项目研究阶段。有人问,天宫一号上天去干啥?专家指出,天宫一号试验目的很明确,就是突破无人交会对接技术,这是空间站最基本最关键的基础。

  继天宫一号发射后,今年底“神八”也会发射上天与之交会对接。据现任国家载人航天办副主任的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此前透露:计划在2012年前后,发射“神九”和“神十”飞船,并使其完成与天宫一号的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到2016年前,再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前者将主要开展地球观测和空间地球系统科学、空间应用新技术、空间技术和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和试验;后者将主要完成验证再生生保关键技术试验、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在轨试验等,还将开展部分空间科学和航天医学试验。预计到2020年左右,一座重量为60吨级、设计使用寿命为10年的“中国造”大型空间站将出现在环地太空轨道上。

  发射天宫一号打的是“有保证的仗”

  天宫一号发射进入倒计时,不少网友关心发射的可靠性:上个月实践11号04星的发射失利,是否会对天宫一号产生不良影响?

  对此,神舟飞船原主任设计师、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刘宗映昨天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实践11号04星发射失利的原因现已查明,为相关机构连接部位失效,引发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二级姿态失稳导致,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已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后续发射任务。下周发射的天宫一号所用的长二F火箭虽然和长征二号丙系出同门,但类似部件已做紧急改进,所以这次发射打的是“有保证的仗”。同时,从发射的时间窗口上看,现在也是好时机。

  与天宫一号的空间交会对接,“神八”肯定是无人对接,至于有人对接是“神九”还是“神十”,还要看天宫一号与“神八”的交会对接是不是顺利。实际上,建造距地300-400公里的近地空间站,正是发展未来深空探测的基本功,这点美俄已走在前列。不过,如果美俄的国际空间站真的按其设计寿命到2020年到期退役,那么“中国造”空间站或将成为宇宙中的唯一人类空间站,届时中国也将是苍茫宇宙里唯一一个有空间站在运行的国家。

  (责任编辑:单晓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