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无奈的核电新选择(国金时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2 00:00 来源: 国际金融报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正在抓紧修订的2007年出台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核电装机量达4000万千瓦已成定局。而关于2020年的装机目标,相比此前已作调整的8600万千瓦目标相对压缩,但将不低于6000万千瓦。

  这是今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爆发后,中国不得不停止核电“大跃进”的步伐,历经长达半年的自查之后,首次对外界透露核电发展的新规划——核电的发展方向不会改变,但发展节奏会相对减缓,至2020年前的总装机将减少1/3。

  这似乎说明,在国际社会仍未忘记半年前的核泄漏惨状,对发展核电项目仍心有余悸时,中国对核电项目却已恢复信心,准备重新开启新征程。

  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此番重启核电的潘多拉魔盒,与其说是信心的选择,不如说是无奈的选择。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冲击并于2009年率先复苏后,中国经济的快速反弹迅速加大了能源需求,仅2010年“拉闸限电”就多次波及各地。据初步测算,今年电力缺口已高达3000万千瓦,2012年更将高达5000万千瓦。

  一方面是经济反弹对能源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是能源供给的严重短缺,中国能源供需两方的背离,正是此番不得不重启核电的背景。

  不光是核电,之于传统能源项目,中国亦已逐步放宽准入门槛。如历年严控的“火电项目”,国家能源局6月宣布,“将于近期集中审批一批火电项目”,并一改“控制煤炭开采、关停小煤窑”的政策,声称“为了满足发电需要,将增加煤炭的有效供给”。

  与此同时,一直饱受诟病的小水电站,近两年也增加了近一万座。与外界所认为的小火电站已“泛滥成灾”相异,这显然才刚刚开始,水利部的规划显示——至2020年,农村水电装机容量将超过7500万千瓦。这意味着在未来数年,水电装机容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增长近50%。

  火力发电与节能减排相违,小水电站亦会破坏自然环境。但在能源供给严重紧缺的情况下,显然难收两全之美。相关部门亦在能源供需巨大的背离之下,不得不进行艰难的权衡,从而逐步放宽火力发电以及小水电站的准入门槛。

  事实上,能源供给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所形成的窘迫,已日甚一日。以占能耗90%的传统能源而言,早已不能承受需求之重。对于素有“产煤大国”称谓的中国而言,煤炭其实早于2007年即已呈净进口的状态,并于去年变身为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也已高达55%,去年的净进口量更是高达2.4亿吨。

  而在传统能源供给受限的情况下,寄望于新能源以解旺盛的需求,同样不现实。虽然,自2006年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后,中国逐步加大了对各种新能源研发、转化、应用的补贴。但限于中国风能发电成本高,太阳能发电并网难,而生物能又受自身原料紧缺等原因,中国新能源在中短期内难以形成质的突破。

  正是基于传统能源受限且进口成本持续加剧,而风能、电能、生物能又受种种原因制约,在中短期内难以突破的情况下,中国才不得不迁就火力发电以及小水电站,对环境、生态可能形成的负作用,逐步或变相放宽准入门槛。

  也正是基于同样的原因,中国才不得不在举世对核电尚存疑惧的情况下,率先重启核电发展新规划。当然,对于核电挥之不去的恐惧,让我们无法对核电填补我国能源短缺持任何乐观态度。基于此,改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经济发展对能源的过度依赖,更应成为我们主动的选择。

  只有如此,我们对核电的选择,才不会太无奈。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