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闽都别记》原版现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2 05:40 来源: 东南快报

  线索提供:郑先生报料奖金:60元

  东南快报新闻热线:0591-87806110

  发黄的书页,散发着陈年旧物特有的霉味,全书用漂亮的楷书写成,书页中间还有虫蛀的痕迹。今年是《闽都别记》诞辰一百周年,昨天,“老福州”郑子端从家里翻出《闽都别记》的“原始”版,这本油印于1911年的福州乡土文献,是以后各种版本的原始蓝本,当时一共油印了25部,省文史馆馆长卢美松、《闽都别记》的整理和刊刻人董执宜的后人董骏都说,此种版本现在十分罕见,在福州各大图书馆和董氏家族内部,他们都没见过。

  油印本的封面是牛皮纸,线装本,封面无任何文字,干净得就像包了书皮的小学语文课本,内页是毛边纸,因为时间久远,油页纸变脆,翻书时要格外小心。这部《闽都别记》一共40册,“文革”期间有被破坏,郑先生家还存有残本20册左右。郑先生笑言,南后街衣锦坊口的青铜雕像,可能描述的就是董执宜在专心地油印这部“百年经典”。

  郑先生说,这个“原始蓝本”是董执宜当年送给他的祖父——三坊七巷名医郑孝铭的,“和后人的校验版本不同,这本手写体的油印本有很多错别字,但是细细推敲下来,这里面其实有很多地方文化的遗迹。”

  早期版本体现福州女性地位高

  “贤妻”叫“神女”,“丐婆”改为“王婆”

  郑先生说,目前他手中的这个版本,很多词汇其实非常生动,形象地代表了福州及周边地区的文化。

  譬如1911年版的《闽都别记》卷三十六回目录:“究妖人陈基纳男妾,出罟獲得興娶神女”,1927年以后的版本均将“神女”改为“贤妻”。1911年版第一百三十六回目录:“丐婆说早年淫荡金”,1927年版将“丐婆”改为“王婆”。妻子贤惠就称为“神女”,连丐妇都要有名有姓,说明历来福州女性的地位就很高。

  油印本里含大量福清方言

  推测《闽都别记》作者是福清龙田人

  《闽都别记》的创作基础是福州说书艺人所讲的大量民间故事,起先有很多手抄本藏于大户人家,后来清末举人董执宜把各种抄本编辑整理成书,改称《闽都别记》。因为是用福州方言讲的,董执宜用当时的官话整理,故而书中夹杂了很多方言词汇,这些词汇在后来的铅字版本当中,都被当作错别字改正了。

  《闽都别记》的作者无从可考,只署名“里人何求”。有人推测是福清龙田镇区一条名叫“里人巷”的巷道,一位名叫何求的人所作。而这次郑先生家藏的《闽都别记》油印本上面有一些福清方言的遗迹,譬如1911年版《闽都别记》卷三十六第一六六回五页“板龙板凤皆娶”,后来的版本校正为“攀龙攀凤皆娶”,其实在福清方言里面,“攀”就读作“板”,这从侧面证实了《闽都别记》的作者可能就是福清人。

  本报记者 孔丽/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