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日本人均收入两年减15% 中产阶层日渐走向平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3 14:57 来源: 中国网

  中国网9月23日讯 据韩国重要媒体《朝鲜日报》中文网近日报道,日本国民的人均家庭收入已经连续几十年减少。2009年的人均收入(248万日元)比创下峰值的2007年(293万日元)减少了15%,比10年前也减少了10%。

  日本的收入减少现象主要来自哪个阶层的资料显示,过去10年(2000-2010年)收入减少最显著的是年收入超过700万日元的一代。而在收入分布图中人数最多的一代从10年前的1000万至1250万日元收入一代(2000年)换为300万至400万日元一代(2010年)。过去在日本社会占多数的中间阶层减少,这就是降低日本平均家庭收入的主要原因。

  ◆用一枚硬币解决午饭的时代

  中间阶层减少对消费造成巨大打击。例如,过去竞争激烈的日本大百货店集团因经营恶化而合并谋生路,地方百货商店则被迫关闭。在餐饮业,上世纪90年代一度鼎盛的高档餐厅连锁店陆续倒闭,淡出人们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廉价的餐厅。

  这带来的好处是,最近日本上班族只要一枚500日元的硬币就能在牛肉盖饭、意大利面、汉堡等无数菜单中随便选择。从经济学角度可以将这一消费变化评价为“竞争结构让消费者买到廉价又好吃的食物”。但经历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期的一代却感叹:“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囊中羞涩,只能选择廉价的餐厅。”

  ◆两极化逻辑只不过是政治秀

  围绕最近10年家庭收入分布的变化,众多日本政治家表示“贫富差距扩大”。也就是说,少数富人变富,多数人成为牺牲品,收入进一步减少。

  但这种两极分化思维方式不仅完全脱离现实,而且从经济角度也无法进行解释。如果被牺牲的人的收入全部进入富人的囊中,那么日本国民平均收入为何锐减10%至15%虽说日本的高收入者增加,但增加的人数10年来只占0.1%。有人说“富人躲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赚钱”,但这只是经济不景气时往往出现的一种嫉妒感的表现。民粹主义会夸大这种错觉。两极化逻辑只不过是把家庭收入减少的责任转嫁给他人,把民众的不满引向他人的政治秀。

  ◆日本人为何变穷

  经济逻辑上有两种正确的答案。第一,日本经济停滞,企业压榨中间收入阶层的工资。这是经济因素。第二,中上游收入阶层退休后,靠养老金生活。这是人口老龄化因素。

  日本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减少年轻人的新增工作岗位,而且也没有提高年轻人的工资。随着这种状况长期持续,他们到了中年人也拿不到过去中年人的工资。由于企业对下一代给予与上一代不同的待遇,职工的收入全面走下坡路。这就是引发收入分布变化的原因。

  过去的10年,在劳动者中年收入超过700万日元的阶层显著减少。而在由私营业主和靠养老金生活的人组成的非劳动者中,年收入为300万至400万日元的阶层大幅增加。中间阶层劳动者减少,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退休后沦落为低收入阶层。

  ◆中间阶层的繁荣等于国家繁荣

  在日本不能进入大企业的年轻人在社会提高能力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在企业内部年长者不再致力于培养年轻人才,只重视短期内提高业绩。整个社会比起机会平等,更重视结果平等的倾向加强。结果,无数年轻人感叹“未来看不到希望”。“日本经济未来灰暗”并不只是说说而已。日本年轻人非常清楚即使就业后认真工作,待遇也不可能上升,更不可能成为象征着日本繁荣的中间阶层。任何一个国家只要中间阶层不繁荣,就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