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级垄断:全球经济格局重建最大障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6 18:38 来源: 中国财经报

  □ 张茉楠

  ●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信用危机使得以“美元、美债以及美国信用评级体系”为核心的全球信用格局开始发生改变。

   ●新兴经济体要改变全球金融格局,除了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实施国际资本流动监管、加强国际货币金融政策协调外,信用评级话语权的提升是核心。

   ●建立客观、公正、合理、统一的全球信用评级体系和新标准,使世界债权债务体系步入健康发展轨道,重建全球信用基础的一系列改革进程将会因这次危机而加快到来。

  欧债危机背后,美国评级机构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随着近期法国银行、意大利主权信用引发 “降级潮”,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突然搁浅,以及欧洲银行业的流动性断流,欧洲各国国债收益率屡创新高,包括主权债和银行债的信用违约掉期率CDS的价格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水平,欧元/美元基准掉期利率出现严重恶化。

   这边欧洲国家频频救火,那边美国评级机构煽风点火。救助欧债危机的成本和门槛变得越来越高,欧债危机大有失控之势。

  美国信用资本

  成为全球资本定价中心

   眼下,尽管美国国债3A主权信用评级遭调降,但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之时,其依然是全球资产的风险避风港,而美国信用资本早已超越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成为全球的资本定价中心。

   近30年来,信用越来越成为全球资本流动、贸易流动、商品流动以及债权债务信贷资源配置的基石。拥有强大的信用资本成为强国不可缺少的重要标志。但是拥有评价信用资本的资格、拥有信用评级的话语权在某种程度上比拥有信用资本本身更重要。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信用体系已经成为指引全球经济体系运行的风向标,而以美国为主导的信用体系更成为全球价值体系的中枢。

   美国既是信用评级业的发源地,也是全球信用评级标准的建立者。美国信用评级曾经是最具公信力的产品,美国信用评级走过百年历史,从早期的市场选择和先天优势到后来的政府推动,信用评级机构对全球信用评级体系的建立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然而,信用资源占有的失衡也逐渐加剧了信用评级对全球金融资源的垄断。根据美国证监会2008年对NRSROs审查的年度报告,穆迪、标普、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垄断了全球95%的评级业务和全球政府债券市场99%的评级份额,评价的范围上到一国政治经济环境、财政收支、债务状况,下到一个企业的资信和经营业绩,其市场定价功能也影响到全球的债券、信贷、股票、外汇和所有金融的交易价格,并加剧全球债权债务资源配置的失衡。

   谁掌控全球资本市场的定价权,谁就掌控了全球资金的流向。这样,信用评级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为推动债务与债权资源配置的原动力。由于发达国家均享受全球最高的信用评级,因此,融资成本和违约成本都相当低廉,这加剧了发达国家债务的过度积累,造就了债券市场的长期牛市。2010年美、欧、英、日四大经济体总债务余额达到84万亿美元,约为其GDP的2.4倍,在全球债务分布中,排名前10位的发达国经济体外债总和,已经占到全球债务份额的82%。但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拥有全球3A信用评级(欧洲边缘国除外)。

  信用评级

  对美国债务增长推波助澜

   自从1985年美国从净债权国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净债务国,结束了自1914年以来作为净债权国长达70年的历史,海外持有的美国债券规模和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债券发行量占世界比重的32%。而当前美国外债余额已到达14.5万亿美元,占全球外债余额的24%左右。由于美国国债享受全球的金牌评级和“无风险资产”的美誉,近十年来,美国政府每年的借款包括债务再融资规模平均超过4万亿美元,十年间债务累积将近15万亿美元,信用评级对美国债务增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与此同时,评级机构也掩盖了真实的债务违约风险。事实上,三大评级机构根本没有将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真实价值及其币值稳定性作为评级标准,并对债务货币化这种特权方式违约做出客观的评价。在国际贸易计价、世界外汇储备及国际金融交易中,美元分别占48%、61.3%和83.6%。作为货币发行国,美国可以通过增发货币以履行对外偿付义务或稀释对外债务负担,因此其主权信用风险的发展还可能会以隐性违约方式出现,仅2002年至—2006年间,美国对外债务消失额累计达3.58万亿美元。而由于无风险溢价,各国外汇储备也源源不断地进入美国国债市场,为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融资做出了“隐性贡献”。

   但是,对于债权人而言,各国的主权财富风险也随着美国债务风险长期化、债务货币化而同步上升。过去十年间,新兴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总量从约750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1%)增至近6.3万亿美元,占比已经远远超过全球储备资产的50%。如果以黄金比价来计算,从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坍塌至今,美元兑黄金贬值近100%,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黄金价格涨幅超过6倍,而美元指数贬值超过36%。美国债务海平面的继续升高和美元的不断贬值,让各国真实购买力和主权财富面临着重大损失。

   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信用危机使得以“美元、美债以及美国信用评级体系”为核心的全球信用格局开始发生改变,尽管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优势还将长期处于主导,但永远的霸权是不存在的。新兴经济体要改变全球金融格局,除了推动国际货币体改革,实施国际资本流动监管、加强国际货币金融政策协调外,信用评级话语权的提升是核心。近期,俄罗斯及欧亚经济共同体成员国正积极筹划建立独立的信用评级服务机构;中日韩也正在加强亚洲评级机构的合作,试图扩大亚洲评级机构在亚洲及全球的影响力。因此,建立客观、公正、合理、统一的全球信用评级体系和新标准,使世界债权债务体系步入健康发展轨道,重建全球信用基础的一系列改革进程将会因这次危机而加快到来。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