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澳洲政府连推两税 投资成本持续上升 中国海外资源投资再布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7 00:24 来源: 中国企业报

  见习记者 李金玲

   继矿业资源税获得通过后,澳大利亚正加紧碳排放税的推进。

   当地时间9月13日,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正式向议会提交一份包含18份相关议案在内的碳排放税“一揽子计划”,希望该法案能够获得议会通过。

   目前此项提议已经得到独立议员和绿党的支持。业内专家认为,这很可能再次抬高赴澳投资成本,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将面临新的布局。

  碳税来袭

   根据澳大利亚政府公布的碳税政策相关细节,计划从2012年7月1日起,向国内500家碳排量最多的公司征收碳排放税,每吨征收23澳元,并逐年提高2.5%直到2015年。

   在这之后,碳排放税政策将引入浮动税率,政府将控制每年发放的排放许可量并为碳税定价设定上限和下限,届时,碳排放企业可以从国际碳市场购买排放许可。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钢铁研究员赫荣亮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这将增加投资澳洲成本。既然是澳全国的税种,必然会加大矿企企业的生产成本。澳大利亚以前就准备将铁矿石和煤炭作为重点征税,征税矿产资源税,自金融危机后,就提出这类提案,现在以碳排放作为新税种,都是让资源收益充实财政,惠顾国民的行动。

   澳大利亚已成为世界矿业的重要生产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地区能源供应国。矿产资源无论品种和储量都极为丰富。

   近年来,中国对澳大利亚投资持续快速增长,而铝、煤炭和矿石领域更是中国企业在澳洲的重点投资项目。然而,由于澳大利亚能源和资源开采是敏感的产业,环境污染及各方利益权衡等压力使得澳大利亚出现了矛盾心理:一方面澳大利亚欢迎外资企业赴澳投资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另一方面,又担心支撑其经济命脉的重要资源行业为外资所控。显然,加大外资投资税负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办法。

   已决定2012年实施的资源税的出台就是一例。

   2010年5月,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推出资源税改革方案,对矿业公司根据吨位征税变成根据利润征税。根据最初计划,澳大利亚政府将从2012年7月起对矿业公司征收高达40%的利润税。

  2010年7月2日,陆克文副手吉拉德接替上台成为澳大利亚首任女总理后,向矿业公司妥协,同必和必拓、力拓和Xstrata三大矿业公司达成新的协议,资源税改革方案调整矿产资源租赁税(MRRT),税率降至30%,而且仅针对铁矿石与煤炭资源,同时将原来对陆地石油征收的资源税扩展至海上石油,此即石油资源租赁税(PRRT)。

   经过重重博弈后,澳大利亚政府最终公布了酝酿已久的矿产资源租赁税(MRRT)草案,草案提议对澳大利亚境内铁矿和煤矿所产生的利润,征收30%的税。如获得通过,该方案预计于2012年7月1日起实施。

  企业成本压力上升

   近年来,中澳在矿产资源领域方面合作紧密。如此前华菱钢铁集团收购了世界第四大铁矿石供应商FMG17.34%的股权后,宝钢、首钢、武钢、鞍钢等也相继与澳大利亚矿产企业签署股权投资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渐趋广泛深入等。

   以铁矿石为例。中国企业赴澳投资矿产资源实际与国内钢铁业的现状密不可分。一个是世界矿产资源大国,一个则是最大的资源需求者,巨额盈利的国外矿商与国内钢铁企业低水平利润率,却成为时时被现在钢铁业利润悬殊界拿来做对比的对比例证。国外矿商的强制抬价和国内钢厂刚性需求,形成了钢铁产业链上的一强一弱。

   显然一个是世界矿业的重要生产中心之一和能源供应国,一个则是最大的需求者。长期研究进口铁矿石的兰格钢铁信息中心研究员张琳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这几年国内钢铁企业纷纷通过海外大举并购矿山来纠正国内铁矿石需求的不平衡性,澳大利亚是重要的投资市场。

   但是,澳大利亚资源税的出台,让不少业内人士对企业赴澳投资表示担忧。他们认为,新税种将增加生产成本,减少矿业项目的赢利。

   《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获悉,最近几年,中国在澳投资的速度实际在下降。 张琳也表示,“特别是去年和今年,很重大的投资几乎没有。”张琳表示。

   显然,不断上升的成本因素以及高额的税收是根本的原因。赫荣亮告诉记者,澳洲增税,这个成本是硬性成本,企业很难避免。

   即使不考虑明年要征收资源税和碳排放税,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的一些资源项目已经面临了成本上升的风险。

   张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比如:中信泰富在澳洲开采的磁铁矿的离岸成本为50多美元,假如每吨再征收23澳元(合31美元),这样,增加的碳税占总离岸成本的39%。澳大利亚两大矿山开采成本只有20美元左右,到时候加的碳税要高于它的开采成本了。

   “这个碳税可真够狠的。”张琳感叹。

   目前,在澳有投资的中国企业,将被迫重新评估原有投资项目。

   一位钢厂负责人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单资源税一项,每年将给企业增加7个多亿的成本。

   澳大利亚第四大铁矿石生产商Atlas Iron 董事长David Flanagan此前就表示,目前澳洲的铁矿石生产商需支付营业税、印花税、特许税(依据产量,各州对矿业公司征收的特许税税率为2%—10%)等,这些税款至少占到利润的37%。资源租赁税推行后,可能会将这个比例推高到45%。

  重新布局

   面对能源危机、金融危机、生态危机三大危机的影响之下,中国企业在资源、能源、环境领域的机会在哪里?面对频频出台的税收政策和生产成本的逐步增长,赴澳投资的中国企业路在何方?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澳大利亚开征资源税和碳排放税的举动对中国企业而言,影响力不可小觑,近年来正是国内企业外出投资的高峰期,特别是在资源领域,澳大利亚凭借其资源优势及市场优势成为国内企业重点海外投资对象,而现阶段,一旦投资环境趋紧,在影响投资收益的情况下,势必会降低企业的投资步伐。

   苑志斌进一步分析,中国市场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因此,为了规避更多的成本压力,一方面是需要对投资项目进行更加充分的分析,另一方面需要在投资技巧上更加考究,例如新建项目的选择、投资方式等等。

   苑志斌认为,由于澳大利亚市场投资门槛的提高,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竞争对手可能会大幅降低,但另一方面,中国投资成本加大,在资源需求异常旺盛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将继续在其他地区如非洲、东南亚等市场加大力度。为了降低投资风险,未来全球化的投资布局将是有效举措。

   对此,赫荣亮却不认同。他告诉记者,赴澳开发资源,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政治因素是不能左右的,资源税的征收,对澳洲本身企业的影响很大,但至于说我国企业如何应对,在人家国家,遵守法律是当然的。另外,有比较多的说法是,中国企业可以到非洲、中亚投资矿石等资源,这也是一个渠道,但效果比较差。因为澳洲的资源品质较高。

   在赴澳投资的中国企业看来,澳大利亚的确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公开、高效和有利于商业的法制环境等。“其他地区的投资不及澳洲,通过投资转移比较难实现。”赫荣亮认为,“重新布局不失为企业应对的方法之一,但我不看好,澳洲的铁矿石、动力煤优质资源,是绝大部分地区无法比的。一时还没有其他应对方法。”

   张琳则认为,不行也没办法。“连两拓都出来开拓他们的矿山了。”张琳说。

   2010年9月,中国与东盟矿业合作初步形成全面互动模式。近日,《中国企业报》记者从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获悉,来自巴西的南美第二大金融机构(全球前二十大金融机构)也向中国企业抛来了橄榄枝,他们非常欢迎有实力中国企业去投资。

   增加供应渠道的确是目前中国矿产资源企业应对国外投资成本过高的一大策略。上述大型钢企下属分公司的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公司高层也比较看好非洲的矿产开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更多的中国战略投资者已开始将目标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转向包括巴西、厄瓜多尔和非洲在内的高风险国家,而且勘探类项目在增加。

  关键词

  资源税

   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为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税种。

  碳税

   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它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希望通过削减二氧化碳排放来减缓全球变暖。

  部分中国企业在澳投资矿业项目

   2008年9月,中国新汶矿业集团出资15亿澳元,从Linc Energy公司收购Teresa煤矿开采许可;

   2008年11月, 鞍钢集团出资1.62亿澳元投资增持金达必公司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

   2008年12月,首钢集团出资约1.625亿澳元收购Mt Gibson 铁矿公司约2.70亿股的股票,成为第一大股东;

   2009年2月,五矿集团出价26亿澳元收购Oz Minerals公司;

   2009年2月,华菱钢铁集团12亿澳元收购FMG16.5%的股份,成为FMG第二大股东;

   2009年5月,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斥资2.52亿澳元,以每股0.36澳元的价格买入该公司7亿股新股,从而获得51.66%的股份;

   2009年8月,宝钢集团以现金2.9亿澳元认购Aquila新发行的4395万股股票及15%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2009年11月,汉龙矿业公司出资2亿美元收购Moly Mines55.3%的股权,并通过项目融资方式提供5亿美元资金开发澳公司的世界级大型钼铜矿项目;

   2010年2月,中国国际电力发展公司签署价值600亿美元的澳大利亚最大出口合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