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企业山寨文化也需创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7 03:04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罗伦 发自上海

   近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欧国际商学院获悉,该商学院已宣布成立“中国创新中心”。中欧中国创新中心主任(驻欧洲)、管理学教授叶恩华告诉记者,如果把中国100家最大的公司和100家最创新的公司放在一起比对,两者重合的比例只有37%,“也就是说,2/3的在中国排名靠前的这些公司是不那么创新的。”

   中欧中国创新中心主任(驻上海)、国际商务教授马科恩认为,中国企业被认为普遍缺乏创新是一种误解。“中国公司的确还没有像苹果一样在个人消费品领域的重大创新,但中国企业在其他方面的创新可圈可点,比如对现有技术和商业模式进行的有效改进。”马科恩说。

   不过,从目前的全球企业环境看,想要通过创新获取市场机遇的时代已经过去,身处“山寨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如何做好“创新”并为企业带来利益,将是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

  创新现状:挑战与机遇并存

   为什么中国100家最大的公司中,有约1/3能出现在百家创新公司名单上?叶恩华认为,这是由于大部分公司是国有企业的原因,“首先他们有垄断的优势,不必面临巨大的竞争。”

   对此,马科恩也表示认同,现在中国本土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民营企业在竞争中的压力远高于国有企业,在创新的问题上也同样如此。

   那么,中国目前的创新到底呈现什么样的状况?在近70位商界领袖、知名学者参与的“创新圆桌讨论会”中,与会学者普遍告诉记者,中国当下的创新现状概括起来是 “机遇与挑战并存”。原因是中国拥有很好的创新优势,例如国内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市场空间非常大、各级政府对企业创新给予很多政策上的支持,但同时,中国企业的创新之路才刚刚起步,困难还很多。马科恩将中国市场当前在全球环境下的创新优势或者说创新驱动力总结为三点。马科恩认为,首先,中国是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市场,因为它有两个驱动因素,人口庞大,所以市场规模也非常庞大,另一点是一些中等收入阶层在不断增加;其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个供应链,中国产品可以推向世界;最后,中国目前还享有某些低成本的优势,包括技术成本相对较低。

  “山寨文化”也需要创新

   专家们指出,中国许多新型企业普遍存在“山寨文化”。

   马科恩认为,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在商业流程的创新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从现代管理角度出发,中国企业在创新方面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深入,特别是对商业模式方面的学习。

   马科恩以商学院校友所创办的一家北京公司为例解释:一家主要生产特殊用途卡车的公司(比如用特殊卡车运输钞票等),通过运用中国本土的低成本生产优势,对整个公司环节进行创新,其中包括在英国或在中国进行重新的组装,“它看似是小型的标准化流程,但其实是一个大型的标准化运作,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马科恩认为,中国本土企业家如果能做到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比如商业流程上的创新,就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

   “在商业流程或商业模式方面创新的学习,能够使中国本土的企业为客户提供价值服务。这样的话,如果将来出现像iPhone这样的产品,我们一点都不奇怪,但是中国要想做到这样变革式的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马科恩表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