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政府投资促进署高级总监Jari Tielinen芬兰,如何从能耗国到清洁技术输出国?房田甜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7 08:5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本报记者 房田甜 北京报道
在向外国企业推介去芬兰投资时,Jari Tielinen往往会开诚布公的说道:芬兰是世界上人均能耗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一个无煤、无油、能源匮乏的国家。
“但如果只听到这里,你就决定放弃芬兰,那你可能也就失掉了一个绝佳的商业机会。”Jari Tielinen说。
作为芬兰政府投资促进署(IIF)的高级商业发展总监,Jari Tielinen主要负责清洁技术领域,并将很多的精力都放在了中国。
这算不上是一件挑战巨大的工作。“作为芬兰在亚洲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2010年,中国已成为芬兰最重要的清洁技术出口国之一。”Jari Tielinen介绍。
根据芬兰贸易工业部的统计,2010年芬兰的清洁能源技术出口较上世纪90年代提高了4倍,达到38亿欧元,占芬兰出口总额的约10%。
实际上,因为冬季漫长、气候寒冷,芬兰的民用能耗很高,而传统的森林工业和冶金工业也是高耗能产业,所以芬兰的能源消费中有70%要依靠进口。但是在2005年,芬兰的可再生能源已经占到整体能源消耗的28.5%。“这要比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7%。”Jari Tielinen介绍。
在此基础上,2008年11月,芬兰提出国家气候和能源战略规划:到2020年,芬兰每年的能耗将控制在310亿千瓦时左右,与2008年的消费水平接近。这个战略的提出也意味着芬兰将逐步实现能源消费零增长。此外,芬兰正致力于在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从28.5%提高到38%。
芬兰谋划清洁技术输出国
根据芬兰清洁技术协会委托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010年,芬兰100家主要清洁技术企业的总收入达179亿欧元,清洁技术市场增长了5.6%。
该调查显示,目前芬兰清洁技术企业总收益的一半左右来自能源效率领域。
“芬兰在能效领域拥有优良的传统,尤其是在工业能源效率方面。”芬兰清洁技术协会执行董事Santtu Hulkkonen表示,“欧洲目前仍然是芬兰清洁技术企业的最大市场所在地,但中国已成为其最重要的单一市场。”
Santtu Hulkkonen介绍,今年芬兰清洁技术市场的增长预计在9.6个百分点,最大增幅预计仍然是可再生能源。在未来三年中,最大的增长将出现在再生能源的生产、分配和传送;其次是能效。除此之外,水处理、废水处理,以及废物管理和回收业务也都在上升。
“中国的快速增长及其在更清洁高效的基础设施、能源、水和废物管理方面的投资,为芬兰的清洁技术带来巨大机会。”Santtu Hulkkonen表示。
2020年风能出口增长两倍
《21世纪》:与诸多欧洲国家相比,芬兰在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上,主要的优势在哪里?
Jari Tielinen:芬兰的对于能源的需求以及本身在能源资源上的匮乏,决定了我们的优势首先在于节能型工业。
目前,很多提高能源发电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的方法我们都已经在使用,比如集中供暖和热电联产都有很广泛的应用。还有主要工业生产当中在能源、材料和生产效率方面,都有很高水平的表现。
芬兰一项特别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寒冷气候条件下的风电生产能力。芬兰拥有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进行风电生产坚实的知识基础,涵盖了发电机冻结、冰冻的影响以及如何管理和防止对负载产生的影响等问题。
据估计,将有越来越多的风力发电厂建设在寒冷气候带。对在寒冷气候下风力发电能力的需求不仅存在于北欧国家,而且也存在于中欧、北美、亚洲,尤其在中国。风力技术产业估计到2020年全球风力发电的增长将使芬兰的出口在目前数字的基础上增加两倍,约为30亿欧元。
《21世纪》:欧洲市场对于中国的光伏企业往往格外具有吸引力,考虑到芬兰所处的维度较高,在太阳能利用方面,芬兰的情况是不是不好?
Jari Tielinen:芬兰虽然拥有漫长黑暗的冬季,但其太阳能发电环境与德国基本相当。当然德国目前已有一百万家庭在使用太阳能发电,而在芬兰或许只有一百户家庭使用太阳能。
相比中欧地区,芬兰的微气候中灰尘和烟尘较少,从而使其意外成为一个适合太阳能发电的国家。就短期最大发电量而言,太阳能电池板的最佳发电时间是寒冷三月的下午。
《21世纪》:芬兰是世界上第一个根据能源中碳含量收取能源税的国家,每年收取的能源税近30亿欧元,约占芬兰整个税收的9%。这个税对芬兰的意义如何?
Jari Tielinen:能源税征收作为一项绿色改革开始于今年1月1日,其能够推动能源税标准和课税结构的变化,是为了控制气候变化和提高环境保护,同时鼓励节约能源和更高的能效利用。化石燃料的碳排放权价格的提高,将提高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如果使用热电联产技术,对化石燃料的碳排放的二氧化碳课税就将降低50%,这避免了过于强调征税,并且提高了热电联产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