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应对美对台军售应有长期战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8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蒯辙元

  

应对美对台军售应有长期战略
应对美对台军售的上上策是,调整对美战略,在增强对美的硬实力战略的同时,更应构建和增强对美战略的软实力。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有灵活性地全面开展对美的经济、政治、国会、社会、军事的公关,瓦解美国“与台湾关系法”的政治基础和法律基础,修改删除对台军售的条文,或废除该法。

  奥巴马政府宣布再次对台军售,中国政府再次表示强烈反对,中美关系又将再次进入新一轮的紧张期,尤其中美军事关系刚刚开始的改善和发展势头,又将再次中断并陷入新一轮的冰冻期。奥巴马为什么不顾中国政府一再的警告,不顾中美关系再次受挫,不顾中国政府必然要采取的反制措施,不顾中美关系恶化会给美国经济、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坚持对台军售?中国政府如何调整对美战略加以应对?中美关系多年来陷入了美对台军售→中美关系紧张→中美关系缓和→美对台军售→中美关系紧张的怪圈。如何打破及何时打破这一时好时坏螺旋循环的怪圈?其实,美对台军售不仅是困扰中国的问题,也是困扰美国的问题。

  奥巴马政府选择在当前的时间点上宣布对台军售大单,是经过深思熟虑,早已做好舆论准备的,并已向国内、中国、台湾吹过风的。自以为得意的奥巴马,岂料对台军售大单一宣布,立即引来三方的不满,尤其中国的强烈反对和严正交涉,或许是出乎奥巴马的意外。可以说,中国政府在美对台军售上已忍无可忍,让无可让,中国政府若是动真格的,奥巴马则是难以承受的。

  奥巴马政府选择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宣布对台军售,显然是出于国内政治、选举、经济和全球战略考量和需要。奥巴马现在的日子不好过,深深陷入债务危机、财政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选举危机,难以自拔。此时宣布对台军售大单,可增加点收入,增加点就业,对衰退的美国经济、高企的失业率能有一点小补,也可缓解一点政治压力、选举压力。其实,从历次美对台军售来看,都是当政者出于国内政治需要,尤其选举需要而实施的,这次奥巴马的对台军售更是如此。当然,对奥巴马而言,对今后的美国当政者而言,出于全球霸权战略的需要,为遏制中国而对台军售是美国的重要战略举措,美国是不会也不愿改变或放弃的。

  美国和西方的专家、学者、政要、巨商、智库近几年经过反复的研究、推算、论证,并已得出结论:本世纪20年代或30年代,中国势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这似乎令美国坐卧不安了,于是奥巴马总统一再发誓:“美国决不做老二”。为了“决不做老二”,就必须遏制将会做“老大”的中国,然而,要在经济发展上遏制中国,阻止其发展成“老大”,看来奥巴马们是做不到了,唯有军事上美国可以遏制、阻止中国做“老大”。可以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这是美国必然拼尽国力坚持的。因此,对台军售就仍将是美国在军事上遏制中国的战略棋盘上的一个重要棋子。由此可见,美国停止对台军售是不可能的。

  只要美国不停止对台军售,中美关系就无法走出时好时坏的怪圈。看来,无论中国如何警告,如何反对,美国都会出于国内政治需要、全球战略需要而坚持对台军售。显然,目前以至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是不可能冒最大风险采取军事措施,迫使美停止对台军售,唯有在经济、金融上动真格的,使出杀手锏教训美国,使之停止对台军售,但是这样做的风险也是很大的,会两败俱伤,尽管美国的伤痛更惨重些,而且局势失控也可能引发美国军事报复。当然,美国已没有本钱冒同中国开战的风险了。而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经济金融上造成美国的瘫痪,奥巴马竞选连任的美梦势将破灭,进而也能教训奥巴马的后来者,在对台军售上会放慢步伐,并逐渐减少。

  应对美对台军售的上上策是,调整对美战略,在增强对美的硬实力战略的同时,更应构建和增强对美战略的软实力。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有灵活性地全面开展对美的经济、政治、国会、社会、军事的公关,瓦解美国“与台湾关系法”的政治基础和法律基础,修改删除对台军售的条文,或废除该法。当然,这难度很大,需要持久的公关积累,才能水到渠成。此其一。其二是,中国必须加快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国际化进程,使人民币成为能与美元比肩,甚至比之更可信、更可靠的国际储备货币。这时候,中国就有了迫使或诱使美国减少直至停止对台军售的经济资本、金融资本、政治资本、外交资本了,到时候美国即便不甘心、不情愿,也只能就范了。

  其实,中国发展为世界经济第一大国之时,可以预言的是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也会随之发展到和平统一了。可以说美国已经意识到两岸最终统一的不可阻挡的历史大趋势,已经开始调整对华战略,插手南中国海问题,已在为两岸统一而失去台湾这一重要战略棋子之前布局新的战略点,菲律宾、越南等将取代台湾成为遏制中国的新战略棋子。南海领土、领海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中美之间在南海问题上势将长期斗争,并在斗争中求合作、求和平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