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加坡GIC投资瑞银损失74亿美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8 01:2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夏心愉

  主权财富基金遇袭欧美银行业风暴

  世界是平的。

  当欧美的债务危机蔓延出欧美银行业危机,欧美银行业危机又再次产生连锁反应,使其大股东——各国主权财富基金受到殃及。其中,新加坡GIC(政府投资集团)就因投资瑞银而正遭受后者股价暴跌带来的巨额损失。

  据彭博社报道,作为瑞银集团最大的股东,新加坡GIC集团正面临67亿瑞郎(合74亿美元)的损失。报道称,这项投资是自2007年以来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最赔钱的一项银行业投资。

  GIC此前公布的年报数据显示,该主权财富基金目前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投资于全球30多个国家2000多间上市及未上市公司,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过去二十个财年中,GIC以美元计算的年名义回报率为7.2%;过去一个财年GIC剔除通胀因素外的年化实际回报率为3.9%。

  噩耗频传的瑞银

  在这场危机中,瑞银已噩耗频传。

  首先是受制于瑞郎的快速升值以及投行业务的下滑,瑞银集团交出了令人心寒的二季报,显示其净利润下降了49%,收入仅10.1亿瑞郎。其次,业报不佳倒逼公司缩减成本,瑞银紧接着爆出“裁员3500人”的新闻。

  祸不单行的是,近日,“魔鬼交易员”事件再度重创瑞银声誉。该名名为科维库·阿德波利的交易员是瑞银“Delta One”衍生品部门的一名主管,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这种衍生品业务是处于灰色地带的业务,押注较大,主要是交易一些密切跟踪某类基础资产(比如股票或白银)的证券。瑞银将这一问题交易定义成“未授权交易”,没有公布细节,只在一份报告中称,损失来自过去3个月标普500指数、DAX指数和EuroStoxx指数的期货交易。根据瑞银公布的数据,这些交易的损失高达23亿美元。

  受这一事件的影响,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CEO)郭儒博辞职,而穆迪和标普两大评级机构也已先后宣布将瑞银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另外,穆迪公司还表示对该行能否成功重建投行业务存在疑问。

  瑞银的噩耗很快在该公司股价上得到反映。交易员丑闻曝光后,瑞银股价已跌至两年半以来的最低水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瑞银股价的累计跌幅超过30%。美国时间26日,瑞银收盘报价12.15美元,过去52周内,该公司股价波动区间为10.41美元~20.08美元。

  彭博社报道称,截至去年12月31日,新加坡GIC拥有6.4%的瑞银股份;新加坡GIC曾以购买优先股的方式向瑞银注资110亿瑞郎,并成为瑞银最大股东。而根据报道,这笔投资在目前的亏损可能已达到67亿瑞郎。

  没有协调好的投资

  在新加坡GIC投资瑞银遭受损失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国会议员、Infiniti Solution公司总裁Inderjit Singh表示,从新加坡公司的角度来看,新加坡的两家主权财富基金(GIC和淡马锡)显然没有协调好,在金融领域出现了重复性投资。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新加坡的GIC和淡马锡确实都重仓了欧美银行业的公司股票。

  彭博社计算的数据显示,新加坡GIC还因投资了花旗集团的股票而持有约5亿美元的未变现亏损;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则在两年多以前亏本出售了美国银行和巴克莱的股票。

  报道还称,新加坡GIC和淡马锡在过去的4年里,对欧美银行业的投资总额超过250亿美元,而此前美国次贷危机市场崩溃已导致2万亿美元的损失和减记。

  新加坡GIC的公司网站主页上说明了该公司的投资原则为谨慎投资和长期投资,并称其投资策略是“综合多元化”。

  对于GIC是否会抛售瑞银,新加坡管理大学金融学教授Melvyn Teo表示,主权财富基金在国际金融机构的投资没有达到预期,但新加坡GIC后期是否会继续持有瑞银将完全取决于管理层如何处理当前的问题。

  在欧美市场碰了一鼻子灰后,事实上,新加坡GIC已经遵循着上文所述“综合多元化”的投资原则,开始调整投资策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新加坡GIC在欧洲的投资占比从30%下降至28%,在美国的投资占比从43%下降至42%;与之形成对照的是,该公司在亚洲的投资占比已从24%增长至27%。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