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农民“结缘”合作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8 08:06 来源: 经济日报

  入秋以来,由于持续降雨,河南省濮阳县徐镇镇秋作物的成熟时间比往年推迟了一些。该镇曹庄村村民侯玉玲早早地给远在新疆务工的丈夫打电话,让他安心在外面打工,今年家里的农活不用再操心了。

  “种水稻是最累人的,从育秧、插秧到施肥、除虫、除草、放水,再到最后的收割,一个女人家根本干不过来。”侯玉玲站在自家稻田里向记者诉苦,“特别是到了收庄稼的时候,时间紧、活儿又重,只能打电话叫男人们回来干。”今年,侯玉玲把家里的两亩稻田流转给了濮阳县稻米合作社,剩下的两亩半也通过合作社和当地的一家米业公司签订了统购统销订单。以后,她不用再为地里的农活发愁作难了。

  徐镇镇地处黄河岸边,镇上的耕地多为背河洼地,是当年的“黄泛区”,目前还有六分之一的土地分布在滩区。由于灌溉水源充足,水稻种植在这里比较普遍。侯玉玲家四口人,丈夫和儿子都在外地打工,侯玉玲留下来照顾上小学的女儿,土地流转之前,家里的农活都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

  濮阳县稻米合作社社长王洪伟告诉记者,对于订单农户他们不仅统一提供稻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提供配方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割、统一回收水稻,还承诺水稻收购价高于市场价3%。为了打消农户的疑虑,他们的土地流转协议大部分是一年一签。流转价格平均每亩定在1400元左右,远远高于农民自己种地的收入。他说:“现在咱们的社员不怕天灾、不担心管理、不承担风险,成了最省心的农民了。”

  农民当然也有自己的算盘。侯玉玲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丈夫和儿子在外打工每个月的收入一共是2500元左右。以前每年农忙季节要回来两次,要耽误两个月的挣钱时间。再加上两人的来回路费,至少又要2000多元。她说:“这样算下来,还是把地交给合作社划算。”

  加入合作社的稻米加工企业也尝到了甜头,统一采购种子、农药、化肥、农机具,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标准化的产品和规模化的销售又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濮阳县家家宜米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土地流转,把各家各户分散种植的土地聚在一起,不仅打破田垄地埂,增加了耕地利用面积,还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经营,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耕地的经济效益。他说:“虽然我们给农民支付的流转费用不低,但土地集中之后,我们通过集中育秧、稻鸭共作,等于把一亩地当几亩用。而且实施规模化种植,可以引进良种、细化管理,生产优质有机稻米。普通大米一两元一斤,有机大米能卖到八元多甚至十几元一斤,这效益可没法比啊。”

  土地流转为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条件。濮阳县稻米合作社专门开办了培训学校,定期对订单农户开展培训,成立了自行车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巡视水稻生长动态。“咱有自己的稻米研究所,还有150人的基层农技师队伍,加上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厅的长期支持,整个科技队伍梯队也有了。”王洪伟胸有成竹地说。

  目前,濮阳县稻米合作社已经流转土地30万亩,同时服务稻田50万亩,带动近四万农户入社,下属7家稻米加工企业,年创产值4亿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