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夜访“动车医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8 08:06 来源: 经济日报

  见惯了高铁动车在铁路上疾驰,可谁在保证它的安全?

  9月26日,记者来到东北首家投入使用的“动车医院”——沈阳车辆段动车运用所。这里有大批动车“医生”——机械师464名,其中地勤机械师377名,随车机械师87名。

  “动车医院”不是人们可以随便进的,首先是一道具备身份认证的智能监控门,外门和内门上均装有身份认证和指纹识别智能监控系统,进出都要认证。11万平方米,设有3库6站19条线的“动车医院”内,装有百余个监控器,确保监控无死角。

  当晚7时许,我们来到了动车所一级修班组的交班会现场,60多名着装整齐的动车组地勤机械师正在聚精会神地开会。会议内容主要是布置修车任务、交代重点车辆和重点故障,进行安全警示教育。会上,班组工长布置了16组修车计划,强调CRH5025动车组为当日作业重点。当晚分6个作业小组,工长布置了各自分工任务。

  交班会后,我们随地勤机械师来到库内。白天还驰骋的一列列动车组,此时已静静地停在检修线上,等待动车组机械师的“体检”。最先进行断电作业,地勤机械师将对车底和车顶的设备进行检查。对动车组的检修要求和标准是非常高的,必须确保动车出库的“零故障”。其中,由转向架系统、牵引制动系统等组成的车底走行部和车顶高压系统是检查的重中之重。

  在动8道2列位,D11次(北京—沈阳北)CRH5025的动车组正接受一级修。2名地勤机械师李兵和高峰分左右两侧,进入动车组专用地沟检查线,同时对动车组车底进行检查。只见他们两个水平向前推进,检查所用的胶皮锤和手电筒的光线在车下转向架部分有规律地摆动着。

  沈阳车辆段动车运用所党总支书记丁朝祥介绍说,机械师检修作业讲究的就是这“三点一线”,检修锤所敲到的点、手电筒光线的落点和机械师的视线关注点同时保持在一条线上。同时,在检修过程中,机械师的注意力必须保持高度集中,心无旁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检修的动车组质量万无一失。另外动车组车下共有大小螺丝百余处,机械师不单单要盯住每个螺丝螺母不能丢失,也要确保每个螺丝螺母不能松扣,哪怕一扣都不可以,更要保证每个螺丝螺母不能有被外物击打的痕迹。同时动车组制动系统的风管路检查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它控制着整个列车刹车和紧急刹车,一旦动车组发生紧急意外,它就是非常状态下的“防护罩”。

  “报告1组组长:5025列车04车2位转向架上方,停放制动风管有轻微漏泄,请予以确认并更换”,“报告1组组长:5025列车06车,1位转向架紧固螺丝松动并有外物击打迹象,请予以确认并更换”,“一组组长明白,已记录”。对讲机里传来了此起彼伏的报告声。记者看看表,整个检查作业共用时间1个小时。

  这还不算完,断电作业结束后,又开始供电作业。内容包括车内设备和功能性试验等项目。车内设备是对车内服务设施进行逐一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塞拉门、坐椅、行李架、车窗及帘、灯、电视、电茶炉、卫生间等。功能性试验包括牵引制动系统的试验、空调的试验等。所有这些作业分别由各负其责的60名地勤机械师分组同步进行。

  这一忙就到了深夜。凌晨3点,一列动车快要出库了。机械师发现车的外显不亮,不显示车号。这是旅客信息系统(PIS)出现的故障。时间紧迫,经过紧急排查,终于发现了故障所在并有效排除,车上的屏幕恢复了正常。

  算下来,动车“医生”们的夜班持续了11个小时,而且天天如此,不能有丝毫松懈。为了确保动车检修的安全和质量,沈阳车辆段为此制订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动车十大管理体系,规范了动车组检修的各项检修程序,明确了动车所各工种人员职责规范,细化了作业安全控制和质量控制,有力地保障了动车组检修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确保动车组运行的绝对安全和可靠。

  凌晨,由机务、电务、通信、客运和车辆部门的专业人员组织的联合验收组,对即将出库的动车组进行各项性能联检试验,确认动车组状态良好,具备出库运行条件。一列列“体检”合格的动车组,迎着晨曦从“动车医院”开出,开始新一天的征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