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追尾事故凸现“现代化”歧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9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评论员李富永

  我总以为,出了一次人命事故后,就不会有再出一次的可能,至少短期内不会重蹈覆辙。但事实相反,上海地铁就重蹈了7.23温州动车组追尾相撞的覆辙,而且还重蹈了它自己的7月28日列车开反方向的覆辙。

  温州动车组追尾原因之一是信号故障,上海地铁7月28日的列车开反方向、9月27日追尾相撞,也都是信号问题。不同的是,前者的问题事先不知道,而后者则早有警报:列车开反方向。这个警报不可谓不响亮,但没起作用,隐患没有排除,最终还是“兑现”了撞车寓言。不知道地铁运营方这两个月来在干什么。

  难以相信他们一直在睡大觉,任由大脑有病的列车风驰电掣。但是,据报道,7月28日的警报发出后,运营方竟然信誓旦旦:“上海地铁不会追尾。”也就是说,他们可能真的什么措施都没有采取。

  而且早在2005年1月20日,新华社曾报道“上海地铁不会发生类似泰国地铁追尾事故”。说什么上海地铁有一整套行车安全管理规范,加上有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保驾护航,确保不会发生类似地铁列车追尾相撞事故。

  为什么说上海地铁重蹈铁路的覆辙?因为据报道,经多方证实,为上海地铁10号线提供信号系统的,是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正是“7·23”温州动车事故信号系统供货商之一。

  温州事故发生后,我于8月25日在本报发表了“公民知情权应得到保障”一文,追问铁路在温州事故后,是否更换了有问题的信号设备?指出全国人民有权知道相关情况。我虽然这么追问,但做梦也不敢指望铁路部门会理会。如今,上海地铁回答了我这个问题,这一故障频出的问题信号设备还在营运。

  其实,说这又有什么用呢?上海地铁7月28日的列车开反方向是信号问题,9月27日追尾相撞也是信号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问题,都不能正视,温州动车事故的覆辙,上海地铁又怎会重视?

  当然,如今的城市地铁,已经在城市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停运或者晚点,都会引发城市交通的瘫痪和血栓。所以,上海地铁当局拍胸脯说大话,也许有善意谎言的用意。但即便如此,也很不应该。公民的知情权,早已经容不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封建逻辑了。

  从上海地铁的问题,可以看出国家发展之惑——高速发展还是安全优先,现代化抑或是歧途?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国人心目中,“上海制造”一直是优质的同义词。那时的“上海制造”,都是紧贴国人的需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牙膏等等,质量过硬。可如今,地铁追尾相撞、高楼失火死伤无数、新建楼房整栋倒塌等等,这一系列的匪夷所思的事故,竟然都发生在上海,上海几乎成了“灾难频仍煤矿”,不断发生低级错误。

  这是因为,一味追求“国际化”、“金融中心”的上海,忽略了自己的脚下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以至于外表的奢华现代与社会基础的脆弱,反差越来越大。比如在不惜投入大片宝贵土地建设迪斯尼乐园的同时,居民住房价格之高昂问题难以解决,城市越来越拥挤狭窄。同样,一味追求速度,而不去重视了扎扎实实地夯实安全基础,出现人命伤亡惨剧又是谁的责任呢?

  在温州事故后,笔者追问是否更换了有问题的信号设备,然后事实上,这一故障频出的问题信号设备竟然还在多处铁路和多城市地铁上营运。这让笔者无比疑惑,难道运营比生命安全更重要吗?信号设备频现故障的列车不是开向春天,或许就是开向天堂,但终是很难开向美好的明天。现代化、国际化,这仿佛是上海的代名词,然后上海地铁追尾,让浪漫风情的上海在笔者心中黯然失色。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