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无法告别的东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9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丛赣

  作为六十年代后期出生的人,又因为喜欢文学、经济学和电影,我一直有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苏东情结”。难忘1991年,在南昌青山湖宾馆的电梯里,我偶遇一位来自南斯拉夫的商人。刹那间,我激动不已,紧紧握着这位商人的手。我马上想到了英雄的游击队员瓦尔特,那句经典的台词“大地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迅速在耳畔回响。

  终于,俄罗斯去过了,前民主德国去过了。可在这两者之间,那一片广袤的叫做东欧的地域于我还是长期空白。那就走吧。

  一

  去年夏天,第三次欧行。一飞到巴黎,我就在频频设计行走东欧的路线。但考虑到签证时间短暂,东欧语言又太庞杂,于是决定还是走旅行社的线路。

  毫不犹豫就选择了位于巴黎香街的安赛尔旅行社。在欧洲的华人旅游圈,安赛尔久负盛名,其“把商业行为视作文化行为”的经营理念深得业界追捧。2006年底,安赛尔在华人旅行社中首开东欧线路,凤凰卫视的报道当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更重要的是,多年前我在法国,曾参加过安赛尔的荷比卢德游,导游经验之丰富、学识之广博令我折服。

  安赛尔的“东欧九日之旅”,其线路安排是巴黎-海德堡(德国)-玛利亚温泉市(捷克)-布拉格(捷克)-布拉迪斯拉发(斯洛伐克)-布达佩斯(匈牙利)-维也纳(奥地利)-萨尔斯堡-(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奥地利)-瓦都士(列支敦士登)-斯特拉斯堡(法国)-巴黎。略有些遗憾,线路中属于东欧的部分只有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3国4城5天。那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前南斯拉夫呢?我非常向往的那些东欧小镇呢?然而,这是旅行社运作非常成熟的经典线路,对于匆匆而行的我来说已经是最佳选择了。

  于是,在巴黎的马约门,坐上安赛尔的豪华大巴,向东,向东,穿越德国,我向东欧进发了。

  二

  车过德捷边境,我立刻睁大了眼睛。导游说,我们正奔驰在波西米亚高地,这里就是伟大的捷克了。

  波西米亚?我脑海中迅速浮现出普契尼的歌剧《波西米亚人》、梅里美的小说《卡门》,想起了吉普赛女郎的大摆裙,还有她们的洒脱、随意和奔放。在我的感觉中,所谓波西米亚风格简直就是心灵自由的象征。

  可是,这片高地似乎和临近的德国并无多少不同。沿途,是一样茂密的森林,一样如茵的草地,窗外乡村的建筑也和德国毫无二致。难道就在远处尖尖的哥特式教堂周围,吉普赛人正在跳起热烈的舞蹈,在放声歌唱?而我,局促在舒适的旅行车中,却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没听到?

  几个小时后,我们的车停在了玛利亚温泉市。这个温泉小镇就像一座花园,温泉大厅的泉水涌动如潮,据说普希金、易卜生等很多名人巨贾在这疗养过,可我还在为未曾领略到浓郁的波西米亚风情而遗憾。

  但到了布拉格,我被彻底震撼了。伏尔塔瓦河将古老的布拉格一分为二,河水有些湍急,在夏日的阳光下流光溢彩,让人想起斯美塔那《我的祖国》中《伏尔塔瓦河》那段著名的旋律。登上丘陵之上的布拉格城堡,整座老城一览无余。那真是一片红色屋顶的海洋啊,华彩,绚烂,美丽得让人窒息——怪不得人称“金色布拉格”呢。

  行走在老城区,处处是各式风格的古典建筑,尤以巴洛克式和哥特式建筑更占优势;狭小的街巷均用石块铺成,街灯是古老的煤气灯式,充溢着浓烈的中世纪气息。导游说,9世纪下半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在布拉格建都,布拉格一度成为欧洲最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布拉格因此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整座城市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原来其辉煌至此!

  我还在伏尔塔瓦河上的查理大桥上走了若干个来回。查理大桥建于1357年,是一座古老的大石桥,桥上圣像林立,艺术价值无比。在查理大桥上,充斥着各色卖艺人,或许,这就是我要寻找的波西米亚风情?

  三

  在布拉格住了两晚,我们的旅行车继续向东,几百公里之外,就是1989年“天鹅绒革命”后分离出去的斯洛伐克。

  一路似乎都在喀尔巴阡山地行走。比起波西米亚高地,这里的山区景色更加令人留恋。正像捷克国歌《我的家乡在哪里》所描绘的:“牧草地上河水汹汹,峭壁之间松涛萧萧,鲜花绽放的花园,胜似人间的天堂。”这才是真正的捷克大地啊。

  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我们到达了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这是一座小城,景点不多,参观圣马丁教堂、城堡区、米哈门及狗仔队酒吧等,不用两小时就结束了。

  但印象深刻的是布拉迪斯拉发城郊的多瑙河,这是欧洲的第二长河,从其德国西南的发源地至布拉迪斯拉发段为河的上游。多瑙河河水清澈,从茂密森林中跌岩而出,美得让人心颤,却并不是蓝色。导游介绍,多瑙河水在一年中要变换8种颜色,分别是棕色、浊黄色、浊绿色、鲜绿色、草绿色、铁青色、宝石绿色和深绿色。但《蓝色多瑙河》就是约翰·施特劳斯的艺术想象了。

  沿着多瑙河之波,我们走向了匈牙利。

  匈牙利总让我想起中国史书上“南下而牧马”的匈奴。罗马帝国灭亡后,匈奴人挥鞭西去,在匈牙利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此外,19世纪,匈牙利与奥地利组成了强盛的奥匈帝国。这片土地,遗存着无数凋落后的繁华。

  在首都布达佩斯,沿多瑙河岸,华丽的建筑鳞次栉比。在渔人堡凭栏远望,布达皇宫华贵而雍容,玛利亚教堂气势恢宏,西岸布达城岩石陡峭的山上耸立着众多城堡……一切的一切,都在宣示着这里曾有的光荣与梦想。

  和巴黎的塞纳河相似,布达佩斯的多瑙河上桥梁众多,其中最老的是链子桥,它同时也是布达佩斯的标志之一。

  走过布达佩斯著名的安德拉什大街,我老是回忆起莫斯科的阿尔巴特大街。2002年,安德拉什大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条林荫大道,云集了国家歌剧院、恐怖大厦博物馆、英雄广场等诸多精美的建筑,据说也是文化精英们经常聚会的地方。

  四

  离开布达佩斯,我们奔向奥地利的维也纳。东欧渐渐遥远。

  一切都有些匆忙,连卡夫卡、哈维尔、米兰·昆德拉、裴多菲和科尔奈的足迹都来不及作粗略的寻找。当地民众如今平和的生活,至多也只是粗浅的感受。至于“匈牙利事件”、“布拉格之春”,那些历史的烟云和政治叙事,我也只能在导游精湛的解说中去慢慢回味。

  虽然离布拉格不远,就雪藏着布杰约维采和库姆洛夫这样精彩的小镇;而在布达佩斯附近多瑙河的转弯地区,也造就了瓦茨、圣安德烈、维谢格拉德等几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城。可是,我们已无暇游览。

  在西去奥地利的旅行车上,我不断念叨着少年时背首都名字觉得特押韵的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索菲亚-华沙。然而彼时彼刻,也只好引颈东望了。

  旅行总是这样,在不断见证的同时又有着诸多遗憾。而正是这种遗憾,才孕育着下一次旅程的开始。

  东欧,我肯定还会再来。这片让我魂牵梦绕的土地,我永远不想说告别。

  整座老城华彩、绚烂,美丽得让人窒息,人称“金色布拉格”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