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经济进入“轻度滞胀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29 04:00 来源: 济南时报

  

中国经济进入“轻度滞胀期”
昨日,济南首届“金博会”在舜耕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共有20多家银行、20多家证券期货公司、20多家保险公司参与展会。 记者黄中明 摄□本报记者 王颖军

  9月28日,首届金融博览会在舜耕会展中心开幕。金博会专门开设了投资理财大讲堂,齐鲁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研究员刘启元成为首位主讲嘉宾。他认为,目前欧美经济二次探底,中国则进入“轻度滞胀期”,由于通胀压力引来调控和紧缩,股市在这一时期很难取得和经济增长相匹配的涨幅。但通胀受控之后,股市也将出现一波牛市,以弥补滞胀期的糟糕表现。M2(广义货币)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决定股市走势的两个重要指标。

  欧美经济二次探底,中国“轻度滞胀”

  “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无论欧洲还是美国,都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而失业率却在上升。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原来属于增长比较快的,现在因为面临通胀压力也在紧缩,速度也在放缓,所以这一轮是全球经济增长同步放缓。”刘启元认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时,中国政府主导投资的老方法成了当时应对危机的唯一选择,但超量信贷投放带来了严重的新问题,通胀水平迅速上升,政策被迫转向紧缩,经济波动频繁,经济增长水平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中国已陷入“轻度滞胀”。“过量的货币投放是轻度滞胀期开始的原因,经济波动频繁是轻度滞胀期的主要特征之一”。

  刘启元说,股市在滞胀期通常很难取得和经济增长相匹配的涨幅,因为通胀和紧缩会压制其表现。综合多年来股市走势和各项经济指标分析,M2和CPI与股市走势相关度最大,货币政策、通胀水平的拐点将是股市的拐点,预计10月份会有一波反弹,但今年内不会有大的机会。

  CPI拐点已现,货币政策“外紧内松”

  8月CPI同比上涨6.2%,相比上月高达6.5%的数据小幅回落,刘启元认为CPI拐点已现:“我们跟踪的食品价格指数显示,食品价格在7月上旬出现拐点,虽然8月最后两周同比涨幅因油脂贡献增加而出现上升,但反弹幅度温和。最近两个月的货币政策紧缩力度仍在加大,这表明政策制定当局控制通胀的决心非常坚定,通胀年内再创新高的概率基本为零。”“我认为下一步货币政策将体现为外紧内松,央行不会再加息,也不会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刘启元分析,以美国和欧盟为主的外围经济持续走弱,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将通过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逐步体现,8月中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大幅下降就是前兆。如果出口恶化,中国政府将被迫重新评估紧缩政策的效果。与此同时,随着通胀同比回落,中国的紧缩政策或将面临更加明确的调整或“转向”,但这种转向不是全面的宽松,而是调整过紧的政策,比如适当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有针对性地对部分领域放松,如对中小企业、保障房和三农的“定向宽松”。

  “轻度滞胀期”必须刺激中小企业发展

  在刘启元看来,“轻度滞胀期”的中国经济进入“微妙的平衡”。通胀压力和中国严重的房地产供需矛盾迫使中国的财政政策将在下半年体现出明显的“冷热不均”:以基建为主的政府投资受到抑制,而对保障房和中小企业的税收等补贴会带来财政支出的增加;货币供应量增速仍然下行,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将会使对新增信贷的控制力度有所减弱;结构性的财政紧缩和持续的货币紧缩可能还会使环比增速出现反复,但不会导致环比增速的再次大幅下降。

  “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实现这一过程的主体是中小企业,而他们的生存环境在过去两年中持续恶化。美国经济增长再次放缓对中国的影响相对‘次贷危机’冲击较为温和,中国有时间选择更合适的应对之道,全面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将是主要选择。”刘启元认为,“轻度滞胀期”为中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绝佳机会。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与我们面临相似的环境,他们为实现产业升级,在刺激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事后证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为日本经济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1966年结束“轻度滞胀期”后,日本步入二战后发展最好的一段时期,经济史上被称为“伊奘诺景气”。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