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标金事件后续: 衍生品交易法律存盲点 投资者艰难维权范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9-30 08:5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本报记者 范璟 北京报道
同一天,两起因系统问题迫使客户暂停交易而蒙受损失的事件,却产生了不同的法律后果。
由于山东标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山东标金”)进行的是衍生品交易,目前国内尚无针对这方面专门的法律法规,投资者维权尚无明确法律依据。
与此恰恰相反,徽商期货交易冻结事件,投资者有法可依,有获得赔偿的权利。尽管,让期货投资者举证以证明自己确实造成了损失,这一点并不容易。
“衍生品交易属于司法的盲点,山东标金公司事件可能会推动相关部门为市场定一个规矩。”9月29日,中国期货协会法律顾问、长期从事期货行业研究的汉华律师事务所于学会告诉记者。
期货市场合同纠纷
因为交易系统造成的损失,客户有获得赔偿的权利。但客户需要提供足够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损失,而这一点并不容易。
相对而言,徽商期货的类似交易暂停事件(详见本报9月27日 《期市惊魂:徽商期货交易冻结两小时》)更加有法可依。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颁布的《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三条,期货公司不当延误执行客户交易指令给客户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由于市场原因致客户交易指令未能全部或者部分成交的,期货公司不承担责任。
按照这条规定,因为徽商期货交易系统造成的损失,客户应当有获得赔偿的权利。不过,于学会与另一位期货业协会人士均提示,客户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损失,而这一点并不容易。
“有很多客户事后说,如果不是因为系统原因,我本来可以做什么赚一笔钱,这样的理由一般不能够得到支持。只有当有证据证明当时确实下了单,而且按照当时的市场价可以成交,才能给予赔偿。但是绝大多数客户证明不了这一点。”于学会说。
前述期货业人士也认为,一般来说,在持有一定仓位且已经下达平仓命令的时候才会得到赔偿,而下单未成交并不能说明可能的收益。
而法院能够接受什么样的具体证据,于学会认为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根据当时的环境和情况,可以是电话录音、图片截屏或者旁人证明等。
如果损失可以得到证明,则需要讨论期货公司的责任,究竟是系统性风险,期货公司的管理和维护责任,还是中间软件商的问题。
在于学会看来,他认为实际上很难发生因为期货公司技术问题而导致的官司。“因为期货公司很重视大客户,如果大客户下不了单,一定会通过期货公司内部人士进行处理。受到影响的只会是零散的客户。”
“此外,如果确实是期货公司的责任,期货公司也愿意私下解决,而且期货公司一般都对此有所规定。”于学会介绍。
他认为这类事件发生,对于期货公司来说主要是会造成客户的流失。
目前,徽商期货已经承诺,对有需求的客户免费赠送一套交易软件,使其两套系统、实时备份,而对于受此事件影响的客户,则会加强沟通,协商解决。
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时,因徽商期货事件而受到影响的两名投资人,均向记者表示尚未有人与其联络。
衍生品市场法律缺失
“交易是连续的,开仓后客户就处于风险中,不允许出现因系统升级而暂停交易的事故。”
从周一到周四,林小姐一直在焦灼着。“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标金公司一直把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而且态度很强硬,不仅不赔偿,还要我们补钱。”
9月26日,山东标金的客户交易系统停止运行,导致林小姐爆仓并损失7万元投资(详见本报9月27日《山东标金千人被“爆仓” 黄金暴跌日的神秘谜案》一文)。林小姐介绍,她知晓的最高者损失达20万元。现在这一批投资者正准备起诉,维护自己的权益。
记者致电山东标金公司客服人员,被告知正在等待司法部门的鉴定。但对于司法部门究竟是哪个部门,鉴定结果何时可以知晓等问题,该客服人员均表示不知情。
据记者了解,投资者通过山东标金公司进行的交易为衍生品交易,转让标的物为山东标金(贵)金属制品以及符合国家标准的(贵)金属制品,可以选择100%全款或者按照20%的比例进行现货买卖。
不过,目前国内尚无针对衍生品交易的法律法规,于学会认为,这类似于1994年时的期货市场。
1994年尚无期货行业法律法规,客户和期货公司之间的关系维护仅有一纸合同。但在法律关系上,并非所有合同规定的条款都是有效的,哪些条款能被法院认可,哪些条款不被认可成为争议的焦点。
“一度传闻有上千个期货类案件都在法院压着,因为不知道怎么审理。直到1995年最高法院印发《关于审理期货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的通知,给出一个临时的司法解释,这才有了审判标准。”于学会回忆称,他当时刚加入中期公司不久,是中国第一批外盘期货经纪人。
“山东标金事件毕竟只是一起事故,不像当年期货公司有如此多的行业普遍性问题。但这起事件亦有可能推动有关部门和司法部门制定规范。”于学会说。
虽然山东标金事件尚无定论,但在于学会看来,因为公司系统升级而停止交易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交易是连续的,开仓后客户就处于风险中,需要处理头寸。在期货交易中不允许出现这样的事情。”不过他表示,这只是他个人看法,也可能合同中对此有规定,而这一规定是否合理则要看法院的认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