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把历史教科书条目影象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02 04:21 来源: 信息时报

  文白

  历史永远是最难捉摸的东西,要诠释好历史并不容易。对于《辛亥革命》,我们的意外之处在于,我们原以为它会有惊人的蜕变,我们对那个拍过《走向共和》与《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张黎报有了空想主义者的无知的期待,于是繁华落尽、衣衫渐褪之后,我们看到的真相无疑从骨子里羞辱了我们一番,我们看到的是廉价劣质教科书里的桥段,是把历史教科书条目影象化的一次展示。当我们看到那超高频率的文字注解时,当我们看到通篇的会议与战斗时,当我们看到无数个没有因果关系的片段在尴尬地拼凑时,我们已经哑口无言了。我们一方面惋惜着张黎,一方面却生怕错怪了他,于是流传出各式各样的借口,广电总局、广电总局、还是广电总局,似乎这四个字已经成为任何错误的避风港,任何电影碰到它都会显得摇曳生姿。

  可真相是什么,幕后的探究你永远只听得风传,幕前的真相则是,电影惨不忍睹。

  你无法用电影的标准来衡量这样的电影,在故事上,是那么平淡而琐碎,你甚至不明白为什么要花那样的篇幅来描写黄兴与徐宗汉的情感,这条支线不但对电影毫无任何推进作用,即便是联系,也是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相当平淡到漫长。在结构上,事件太多却无逻辑强度可言,线索太繁无任何叙事重心,一部好的电影结构如一个漂亮的女人,该凸的凸该翘的翘,所谓丰乳肥臀小蛮腰,而《辛亥革命》,简直是一根麻竿的化身。在人物上,对于孙中山、黄兴等革命人士的刻画,却是扁平的高大全人物符号化的轮番上阵,就是按照伟人的样子,规规矩矩地去弄,没有画偏,但是缺乏立体感,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无疑是部让观众和导演都尴尬异常的电影,我们本期待是部杰作,却发现只是部不及格的主旋律,我们以主旋律来看它,却发现它几乎成为劣质教科书的影象化,我们以幻灯片来看它,居然发现这样都让人失望。而对于导演来说,作为内地为数不多一直有质量而且优秀到接近神话的电视剧导演,偶然触电,就在其准备大战拳脚的时候给了这样一个作品,无疑是尴尬的。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