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业小镇转型升级中的行与思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03 06:41 来源: 经济日报浙江诸暨市店口镇105.7平方公里土地上,聚集着大大小小4018家企业。
从40年前办起第一家五金小厂到今天,店口镇的工业产能不断扩大,形成了铜加工、管业、汽配、制冷等四大产业集群。如今,这里的工厂每天为数万辆汽车装配零部件、每周制造的管材可绕地球赤道一圈、每月向全世界销售40亿元产品……
虽然这里企业多、产能大,但9成以上是中小企业,产品附加值低、对外部资金依赖性强。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店口镇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样本意义。
记者近日深入店口镇多家工业企业,其中既有产值数百亿元的上市公司,也有销售额百万元的小企业;既有已建立现代企业经营制度的企业集团,也有父子两代经营的传统家族企业。有的涉足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有的固守传统产业。我们力图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广大中小企业的所惑所困、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舒服的青蛙”是否要从温水中跳出去
“水温正在不断升高,虽然还不到60摄氏度,但必须抓紧时间跳出去了。”海润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先均向记者坦承,用工成本连年增长,资金成本翻番,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产品利润率已降到不能再降,这些都让他感觉自己像是温水里的青蛙,能清楚地感到“水温”正不断升高。
与姚先均的感受相同,几乎每一位接受采访的店口镇企业主都觉得“水温”在升高。
对于店口镇众多中小企业来说,有如此强烈的危机感还是头一次。“舒服的青蛙”曾经十分享受“温水”带来的滋润。
依托当地强大的制造基础,店口镇的许多中小企业曾经凭着“一块地、两台机器、三五工人”,就能“四季发财”。即便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时候,由于受惠于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和“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优惠政策,众多从事汽车零部件、管材管件、电线电缆生产的中小企业,也没有感受到太过剧烈的冲击。
但这次的“水温”确实不一样了。
融资难是头号难题。姚先均说,目前店口镇的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实际利率已达年息15%左右,民间借贷利率则高达30%左右,仍很难满足需求。
吉隆瑞元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吉龙觉得,劳动力价格上涨是另一把干柴烈火。两年前,一名铜管铸件工人的月薪在1600元左右,今年已涨到2500元以上。如果不能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工人可能会很快跳槽。
永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景峰则感到,市场竞争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大。产品必须不断升级换代、提高科技含量,这就要求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吸引技术人才,否则产品就没有利润,生产越多亏损越多。
此外,汽车、房地产行业整体景气的下滑,也导致以汽车零部件、管材管件、电线电缆制造为主的大量企业失去下游市场支撑。
如此众多因素叠加,让店口镇的中小企业顿感压力倍增,尤其是那些无品牌、无技术、无管理、无渠道的小企业,日子愈加难过。
所有人都认为,一场残酷的市场洗牌在所难免,“水温”已接近60摄氏度,及时“跳出去”,加快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跳”还是“不跳”,关乎企业生死存亡。
“资金药方”能否解决所有难题
融资难,被认为是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在店口镇调研期间,传来温州有中小企业主因资金链断裂而出走的消息。
对此,店口镇的许多中小企业主表示,融资难确实给自己的企业发展带来了较大影响。李景峰觉得,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正常资金需求无法完全满足;二是资金成本已经高过利润;三是在关键时刻,有些银行却加紧催债,无异于“釜底抽薪”。
不过,他同时认为,融资难并非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踏踏实实做实业的,一般资金链不会轻易断裂。如今出现问题的企业,大多是在前期盲目扩张,或者将资金投入房地产、矿产以及民间借贷领域,期望短期内获取暴利的企业。”
店口镇党委书记张壮雄对这种观点表示认同。根据多年来对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观察,他认为资金短缺只是企业陷入困境的最终表现,如果企业过度依靠外部廉价资金,一旦出现宏观资金面趋紧的情况,就必然再次面临困局。要真正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必须对症下药。
海量能源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均杰面对记者提问坦言,“企业转型升级最难的还不是缺钱,是缺复合型人才、缺核心技术、缺营销模式。”
事实证明,一些把精力放在加大研发力度、加强内部管理、努力开拓市场等方面的中小企业,即使身处逆境表现仍可圈可点。
全兴精工用11年时间,成就了在国内汽车转向系统行业的主流地位。从最初生产转向泵、转向机,到后来转向系统,再到目前研发新一代EPS电子转向系统,这家企业心无旁骛地经营在汽车转向系统研发生产领域,已占据国内30%-40%的市场份额。
华佳控股25年前起步时只是家生产五金铜件的小作坊,13年前首次转型开始生产汽车零部件,6年前进入PE管材行业,如今正加速拓展壁挂炉行业。企业每一次产品结构的调整,都是对产业链条的延伸,并得以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
店口镇的三大“明星企业”之一盾安集团,能在10年内销售收入增长30倍,公认的“秘诀”在于当年果断地实施了股份制改造。如今,铭仕集团、海润精工等一大批后来者,也在尝试着实行股改,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不仅摆脱原有家族制管理模式,还引进了一批“能人”,完成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的转变。
此外,努力开拓新的国际市场、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广纳各类精英人才、抱团形成规模优势……这些成功的企业故事,是店口人在实践中开出的一张张“药方”。
小小艾草也能香飘远方
在调研采访中记者感到,店口镇的企业所固有的文化基因,如敏锐的市场意识、顽强的草根精神,以及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追求,以往曾经在这个资源匮乏的山区小镇造就了一个庞大产业集群,今天依然在支持着众多企业化解难题,渡过难关。
浙江艾默樱控股集团是店口镇一家土生土长的企业,其发展轨迹很有代表性。这家成立不到20年的企业,一开始生产阀门零件,后来沿着产业链逐步拓展,目前生产的阀门产品几乎进入所有类别的水电气设备制造,而且成为“AO史密斯”、“西门子”、“海尔”等知名品牌的主要供货商。
问起“艾默樱”这个名字的由来,董事长陈雪峰解释说,他希望自己企业的产品像一棵棵艾草,虽然寻常普通,默默无闻,却能散发出悠远的清香,沁人心脾。
这个名字的寓意,很契合大多数店口镇企业的特点:低调务实、不事张扬,追求稳健、持续发展,往往在别人不经意间,从田野小草长成行业大树。多年来,店口镇的经济发展屡经风雨波折,不仅没有侵蚀这里的产业根基,反而使当地企业练就了较强的抗压和应变能力。
面对诱惑时“稳得住”,面对危机时“挺得住”,机遇到来时“抓得住”,盾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赵福生这样概括店口镇企业的行为特点。
在与店口镇部分中小企业代表座谈时,听到的许多观点令人振奋。有的说,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走出困境要靠自己想办法,没有理由“躺下去”等着别人来扶;有的说,以变应变是企业的本领,还有谁比企业自身更关心转型升级呢?有的说,企业不应惧怕竞争,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我们本身就是在一次次调整和适应中不断迈上新台阶的。
面对目前市场形势复杂、企业经营成本高企等困难,这里的大多数企业依然选择坚守主业,只是行进的节奏进行了调整。正如海润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先均所说,“钱多多办事,钱少少办事。拿不到贷款就放慢些发展速度,绝不能乱了阵脚。”
稳住了、挺住了,一旦机遇到来,市场感觉敏锐的店口镇企业往往能“抓得住”。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发布不久,核级满液式螺杆冷水机组、新能源漆包线、风力发电机组总成、木塑复合材料、海水淡化保安滤器设备等,已经出现在店口镇企业的产品目录中;随着各地基础设施步伐加快,店口镇出现了多条为市政管网配套的PE管生产线;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刚出台,海亮集团等数家企业已经携最新技术介入合同能源管理的全新领域……
善于变革、勇于创新、不轻易言败,捕捉每一次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这些让店口镇企业“稳得住”、“挺得住”、“抓得住”的精神特质里,又何尝不蕴含着全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答案?
“有形之手”要有所作为
在区域经济和中小企业群体的转型升级中,政府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是店口镇党委、政府一直探索的问题。
和其他不少块状经济发达的地区一样,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店口镇从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帮助企业解决资金、技术等实际难题等方面,多方采取措施,扶持企业发展。
从2009年秋季广交会开始,店口镇政府连续4届组织企业抱团参展,在与主展馆一街之隔的博览馆设立店口镇五金、汽配、建材专馆。“大饭店旁摆粥摊”,不仅给参展的上百家企业带来了订单,更为店口镇着力打造的“店口五金”、“店口管业”区域品牌赚足了眼球。
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店口镇政府利用华东地区第一家金融安全小区的“金字招牌”牵线搭桥,开展各类银企合作,向银行推介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争取授信额度。同时实施以信用企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信用店口”工程,建立中小企业联户担保制度。截至去年底,8家驻镇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余额70亿元,不良贷款累计不到600万元。
人才和人力资源的短缺,是几乎所有企业在不同阶段都会遇到的问题。店口镇政府在这方面着力最多。店口镇目前12万多人口中,有6万多被称作“新店口人”的外来人口,其中约30%已在店口镇居住8年以上。为了将这部分外来务工者转变为产业工人,店口镇投入财政资金,构筑起针对新店口人的社保体系,在医疗、住房、卫生、文化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给新店口人以“同城待遇”甚至“超同城待遇”。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时刻,店口镇也未发生大面积的“用工荒”。
针对近期以来,各类生产要素供应趋紧的状况,店口镇政府更注重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引导有限的资源有效配置到能产生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地方去。用张壮雄的话说,就是要做好“存量和增量”的文章,引导、倒逼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在项目用地上,除了投资强度、亩产税收、开工时限等条件外,店口镇还设置了劳动者报酬的“硬杠杠”。当地通常工资水平一年3万元左右,“低于这个水平的,一律不再配给项目用地。”
“质量差的存量冲刷掉,质量好的增量要出来。”随着本地土地、环保门槛的抬高,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提升,店口镇也开始出现生产向外转移的迹象。但转出去的多是低端产业,留在本地的则是紫铜管、壁挂炉、卫浴产业等高端产业。
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店口镇工业用电同比增长仅1%,但税收增长了4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3%,利润增长15%。“资源消耗同样多,回报效率却提高了。”
眼下的店口镇,正在全力进行诸北新城的建设。由“镇”到“城”,店口将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打造要素集聚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