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文明乡村入画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0 07:01 来源: 经济日报

  9月,走进山东省即墨市温泉镇荆疃村,记者顿时眼前一亮:埋入式垃圾站隐身树下,家乡河林荫夹岸、碧水潺潺……进了村,房前屋后昔日“三大堆”已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新刷的院墙、卡通式文明用语牌、石砌的排水渠,一排绿篱与大树错落掩映,院墙下还用彩砖围合出一个花园……眼前农村风景如画,跟记者印象中的景象截然不同,是什么改变了村庄?

  “多亏了今年市里实施的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工程,村容整洁、造林绿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范村庄畜禽养殖,一个也不能少。”荆疃村党支部书记李明龙笑着告诉记者。即墨市今年按照“统一规划、三级实施,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健全机制、注重长效”的原则,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村庄生态文明变革。

  “你看,这条河原先好多年淤积,简直就是村里的垃圾场。”一位带着孩子在村头玩耍的村民说:“这不,今年村里一下子拿出27万元治理了河道,还在两岸种上了柳树、樱花。如今大伙吃完饭都爱到这里遛遛。”不仅是河道,该镇清理垃圾12600多吨,粉刷墙壁约13万平方米,栽植苗木9.8万株,治理家乡河8条,浆砌、清淤河道3300米,村庄环境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一时的变化容易做到,如何长久地坚持下去才是难题。走在村庄的街道上,每家每户门前的一个蓝色垃圾桶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都是村里统一配发的,上面还有编号呢。”村民由大姐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把自家垃圾倒入桶中,由村庄保洁员收集到村庄的垃圾中转站,再由镇垃圾车统一清运处理,村里乱扔垃圾的自然就没有了。

  在荆疃村的邻村丁哥庄村,两侧房屋的壁画十分显眼。记者仔细一看,原来是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一群正在乘凉的村民谈起现在的生活环境十分满意:“我们就跟生活在小花园似的,村里还新建起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健身室,一点儿不比城里差。”环境改变人,群众真切体会到这种改变的力量。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实现了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提升。

  据了解,即墨市今年第一批推开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村共有450个。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财政拨款投入近1亿元。为确保生态文明村建设质量,即墨市要求450个村每个村出一份规划图、一份实施方案,每个村都要接受年中、年末检查考核。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