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网民痛批“天价名片”呼吁惩处“油耗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0 09:2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日前,有爆料称中石化河北分公司花13万元印制260元一盒的名片,并附上收据佐证。中石化集团回应称,网上流传的收据出自下属齐鲁公司,费用包含试印及邮寄费等。该下属公司实际是以96元/盒的价格印制的名片。

  相关媒体报道称,从今年4月份到现在仅仅半年时间内,中石化就先后曝出“天价酒”、“天价酒店”、“天价巨额维修费用”以及此次的“天价名片”共4起“天价门”事件,相关人士表示这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有关部门深入调查,不知又会出现多少问题。

  “天价名片”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网民批评说,“天价名片”事件反映出中石化这类大型垄断集团的运营成本过于奢侈,挥霍了纳税人的钱;也有网民说,该事件引发了对油价机制改革的担忧,高油价恐怕难以降下来。还有网民呼吁,“天价名片”可能引发国有大型企业经济腐败的“名片效应”,必须加强监管,惩处“油耗子”。

  运营成本奢侈招批评

  对于中石化集团的回应,网民认为这只能越描越黑,微博(http://weibo.com)上也出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

  署名“及时奋斗的新仔”的微博质疑说:“中石化最牛X的亮点是:96元/盒的名片不是一般人可以消费得起的;我从来没想过一盒名片的试印和邮寄可以达到接近170元。”

  大型垄断企业奢侈的运营成本招致网民的批评。署名“陈复来A nt”的微博说,中石化、中石油成天喊亏损,主要原因就是运营成本太奢侈,最终结果就是老百姓买单。

  而署名“王学进”的博客认为,此起事件除了再次印证中石化的奢靡浪费现象外,更重要的是暴露了其内部的腐败问题,即办事人员肆无忌惮地吃回扣。

  引发油价机制改革担忧

  而对于9日起汽、柴油价格每吨均降低300元的消息,网民固然对此表示欢迎,不过,该事件引发的对油价机制改革的担忧仍然难以消除,国内油价“涨多跌少”一直是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高油价恐怕难以降下来。网民调侃说,“(通过‘天价名片’事件)终于知道油价为何如此坚挺了。”

  署名“K ing金鹏”的微博说:“中石化印盒名片都要花260元,难怪油价这么贵。”署名“朱厚龙”的微博也说:“从早年的天价吊灯,到近期的天价酒、超豪华酒店,乃至今天说的天价名片,可以说中石化的挥霍无处不在。为什么油价总是在涨?就是因为无法填满中石化腐败欲望的沟壑。”

  署名“80玥H i”的微博指出:“中石化用天价名片、喝天价酒,都是用我们高额油价换取的。伤不起!”

  呼吁惩处“油耗子”

  网民认为,“天价名片”可能引发国有大型企业经济腐败的“名片效应”,必须加强监管和惩治,严查深挖“两桶油”的腐败问题,惩处“油耗子”。

  光明网的评论文章说“中石化的名片已经够大的了,其价格也绝对不菲。天价灯、茅台酒、问题油,哪一个事件不是你的‘名片’?每件事,都是你发给中国公众的‘大名片’”。

  “天价名片”背后凸显的经济腐败问题引发了网民的担忧。署名“宁波油人”的网民认为,这次丑闻也找到了中石化炼油厂亏损和油价难以下跌的根本原因。

  署名“roywangliang3”的博客分析说,中石化屡屡出现类似事件,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中石化的内部监管乏力,风气混乱,某些人员责任意识差,自律性不强,甚至存在某种程度的制度腐败。中石化必须下大力气对内严厉整改,重塑新风,严明纪律,防止日后再次发生类似问题。

  署名“王学进”的博客还说,希望社会各界将关注“两桶油”奢靡浪费的目光转移聚焦到它们的经济腐败上来,同时呼吁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以此次天价名片事件为突破口,严查深挖“两桶油”的经济腐败,惩处一批“油耗子”。

  (记者 曾德金 整理)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