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助推淮南经济加速转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0 09:48 来源: 国家统计局网站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之举,是提升经济综合实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保障。由于目前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计标准、范围和口径尚未做出统一规定,本文拟结合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及特点,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对安徽省淮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探索性的分析。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换具有决定性的促进、导向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科技进步能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我国立足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确定了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具体包括新医药、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农业和生物育种、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
二、淮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淮南市结合淮南现有产业基础及未来产业发展导向,制定了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重点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公共安全、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今后淮南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对照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意见中对产业定位的描述,目前淮南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跻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有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企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六个产业,涉及54家企业,其中,大型企业1家;中型企业9家;小型企业44家。
从区域分布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大通区,在各县区分布的企业户数依次是大通区22家;田家庵区9家;谢家集区6家;八公山区3家;潘集区2家;凤台县12家。六大新兴产业在县区具体分布是,装备制造业产业主要分布在大通区12家,谢家集区4家;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分布在大通区5家,田家庵区1家;节能环保产业主要分布在凤台县9家,大通区2家;电子信息产业主要分布在大通区4家,田家庵区2家;新材料产业主要分布在凤台县2家,田家庵区2家;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分布在大通区1家,田家庵区1家,八公山区1家。
从上半年运行情况看,淮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优于全市工业平均发展水平。
1、总体运行质量较高,规模、效益同步增长。2011年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有54家企业,占整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7.4%;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7.41亿元,同比增长24.8%,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0.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6%,占非煤产业工业增加值的12.2%,占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26.1%;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67.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53亿元,同比增长41.4%。
2、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上半年,在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54家战略新兴企业中,装备制造业企业21家,占战略性新兴企业总数的38.9%,实现工业增加值3.62亿元,同比增长33%,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19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8.9%;新材料产业5家,占战略性新兴企业总数的9.3%,实现工业增加值1.31亿元,同比增长26.9%,占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的17.7%。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以其增加值总量和较高增幅体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3、骨干企业发展快,拉动作用强。上半年,淮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部分重点骨干企业生产大幅增长,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从规模看,上半年淮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6家,6家亿元企业上半年完成产值12.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7%,亿元企业产值占战略性新兴企业产值的49.8%。从排位看,上半年淮南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排序前三甲分别是装备制造业的淮南郑煤机舜立机械有限公司、凯盛重工有限公司,节能环保产业的安徽发强玻璃有限责任公司。三家企业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依次为2.94亿元、2.41亿元、1.33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4.5%、增长38.0%、22.5%。
4、发展前景看好,工业投资给力。在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景看好,淮南市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招商和投入。上半年,淮南市工业投资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08个,占工业项目个数比重的33.1%,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0.6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1.8%。其中,较大的项目有新能源产业的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倍聚光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陕汽淮南新能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年产5万辆新能源专用汽车项目;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万华电气公司项目;新材料产业中的淮南北新建材有限公司年产5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项目;节能环保产业中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电厂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项目;装备制造产业中的淮南蓝翔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00台煤矿用挖掘式装载机、淮南润成科技有限公司煤矿井下降温系统累计完成投资;生物产业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双重病毒灭活的人凝血因子技改及GMP改造项目等项目。
三、政策措施建议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市相关部门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协调指导,研究确定重大项目布局、产业政策、财政资金安排等重要事项。
二是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组建产业创新联盟,推动形成产业创新协作机制,促进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的产学研协同攻关,争取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共性技术和标准。
三是加强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完整产业链条。积极实施产业链发展工程,以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链向技术和市场两端延伸,促进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比较完善、辐射带动作用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此,淮南市要加快三安光电高倍聚光光伏产业项目建设,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陕汽淮南新能源专用汽车项目建设,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转型发展的大跨越。
四是加强财税金融扶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全面落实相关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尽快发挥创业投资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模式,建立政银企长效合作机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