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主要理论及贡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1 06:5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主要理论及贡献

  昨日晚间,作为诺贝尔奖各分奖项的收官大戏——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以及纽约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

  尽管两位经济学家主要聚焦于经济理论研究,但之所以在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夺魁,与他们的研究和当前经济现实的联系密不可分。二人所开创的研究方法都与一个基本问题密切相关,即世界经济形势为何走到这一步?

  诺奖今年颁给了“预期”研究

  从两位诺奖得主的研究领域来看,似乎今年的诺奖“配对”并不协调。西姆斯的贡献主要集中于对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和应用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方面。他研究短期经济政策的作用,反映出对宏观政策效果的关注。而萨金特作为理性预期学派的领袖人物,在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期的作用、动态经济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的关系等研究领域颇有建树。

  有学者指出,两位学者的研究交集在于“政策因素对经济的影响”,而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危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政策危机,所以需要研究政策变量在宏观经济运行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

  在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奖现场,一些经济学者则指出,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所强调的就是“预期”,要解释经济危机形成的原因,必须结合事实数据寻求答案,分析失业率和GDP之间的关系。

  获奖领域越来越贴近现实

  作为诺贝尔奖序列中一个最为年轻的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标准始终显得有些扑朔迷离。尤其自2000年来,多届诺奖得主的经济学理论不仅高深莫测,而且与当时经济形势也颇为“脱节”。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詹姆斯·赫克曼和丹尼尔·麦克法登两位从事“冷门”微观计量经济学研究的美国学者;2007年,三位经济学家则是因其对于“机制设计”这一艰深的理论领域研究做出贡献而获奖;而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9年,诺奖得主奥利弗·威廉森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成果几乎与金融危机扯不上半点关系。

  但也有学者指出,近两年来,由于全球经济波动加剧,诺贝尔经济学奖越来越贴近现实,大有“走下神坛”的趋势。去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就颁给了贴近实际的再就业理论框架体系,这一体系正被实际应用于就业市场调控,以期在失业率和职务空缺、社会福利、工资待遇和成本效率间找到平衡点。

  成果意义更多在未来

  专家认为,从42年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可以看出,有资格获奖的研究成果通常都是既能为经济学理论大厦添砖加瓦,又具有独到的开创性贡献。“相关成果至少在经济学科某一方面具有重要的原创性,其中包括在研究方法上的进展。”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杜丽群认为。

  “在欧债危机不断加剧和全球金融市场跌宕起伏的大背景下,我们不能过多地指望经济学家开出良方。”杜丽群表示,但她认为诺奖学者的研究成果仍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比如本届诺奖得主萨金特的研究,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到国家政策如何对经济产生系统性、长期性影响。萨金特认为,政府政策通常是无效的。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会在落实阶段变得面目全非。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也表示,经济学的许多领域需要长期深入的研究才能起到实际的深层推动作用,因此有些现在看来深奥难懂的理论未必不会被未来的经济学现象所印证。

  新闻链接

  经济学奖预测难

  博彩公司纷纷退却

  与往年多次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一样,2011年最终获奖名单再度爆出冷门。

  此前,汤姆森路透公司采用“定量数据”法,根据引用论文数量预测出夺冠呼声最高的五名经济学家,而著名的经济学诺奖“预言家”瑞典林奈大学教授胡伯特·弗拉姆莱特也开出一份预测名单,此外,哈佛大学研究生院还自设奖池,用1美元为夺标热门人选下注,榜单上的候选人不下6位。然而,来自各界的种种预测无一命中。

  一度曾经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人选大开盘口的博彩公司,今年也纷纷噤声。或许,正如一位评论人士所说的那样,对于变幻莫测的经济学诺奖,最聪明的赌注就是“不要下注”。

  (责任编辑:佟胜良)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