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绥芬河,百年口岸如何升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3 08:5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绥芬河,百年口岸如何升级

  驶进绥芬河车站的俄罗斯列车上的旅客。 本报记者 佘惠敏摄

  绥芬河作为国际通商口岸已有百年历史,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后,曾有18国商人云集于此。如今的绥芬河是承接我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开发远东两大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记者在浓重秋意中用几天时间走访了这座百年口岸,感受着它的转型升级之路。

  从“双边口岸”到“国际口岸”

  9月26日,晴

  从牡丹江坐车前往绥芬河,层林尽染,色彩缤纷,秋色渐浓。下午2点半,绥芬河公路口岸,记者看到一批俄罗斯旅客正从大巴上下来,等候通关。验关的工作人员以约每半分钟过一名旅客的速度开展工作,20多分钟这拨旅客全部通关。

  边检站站长刘丹说:“边检站的工作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做好口岸管控工作,严守国门;二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镇江国际货运公司经理张小东就对这里的客货分流检查方式感受颇深:“边检站的人性化服务缩短了候检时间,我们每个车次节省的费用,一年加起来超过一百万。”

  优良的口岸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与“十五”期间相比,“十一五”期间,绥芬河口岸过货和进出境旅游者增长一倍,进出口贸易额增长两倍。2010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8.1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

  绥芬河市委书记赵连钧认为,绥芬河应升级成一个更发达的国际口岸。“口岸是绥芬河发展的生命线。”他说,“目前,绥芬河与俄对应口岸基本上是双边口岸。我们要与俄、日、韩等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运输查验部门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成就绥芬河国际口岸的地位。”

  为实现这个目标,绥芬河人已开始行动,牡—绥高速公路通车是加快口岸硬件设施建设的重要一步。

  从“边贸重镇”到“购物天堂”

  9月27日,晴

  第二天,记者在绥芬河市区走访。这是座充满边疆风情的小城,街头小店都印有中俄两国文字,随处可见手提大包小包来购物的俄罗斯游客。

  在市中心卖衣帽鞋袜的青云大市场,一位店主告诉记者:“我们只做俄罗斯人的生意。”记者拐到另一条街,走进一处专做中国人生意的“大运俄罗斯精品行”,看到店里摆着的全是巧克力、套娃、锡器等来自俄罗斯和欧美的商品。店主黄文光是齐齐哈尔人,1997年来绥芬河创业,从拎包客做成店主。“我们做小生意,挣得不多,一年的营业额也就上百万。”

  这两家商店代表了对外和对内两种经营模式,是绥芬河商贸发展的两个方面。目前的绥芬河是一个典型的边贸重镇:201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60.5亿美元,占黑龙江省的24%;对俄贸易进出口额26.3亿美元,占黑龙江省的35.1%。在赵连钧看来,把对内对外购物都发展好,让绥芬河从“边贸重镇”升级到“购物天堂”,是这座口岸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要建“购物天堂”,购物环境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现在,小环境方面,台湾商贸城已动工建设,中俄边贸商城和奥特莱斯名品折扣店等项目也在推进。大环境方面,高速公路通车、高速铁路在建、机场即将动工;城市建设、水库建设、数字城市建设都有重大进展;2011中国名优商品展销会等大型展会的成功举行,也吸引了人气。绥芬河正向着“购物天堂”的目标努力迈进。

  从“宜居城市”到“游乐之都”

  9月28日,晴

  第三天,记者来到绥芬河铁路口岸,搭上开往俄罗斯的列车,打算到边境附近的哨所采访。

  上午9时18分,列车上一位大姐正在填写俄文表格。她笑声爽朗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我叫曹广兰,42岁,山东人,1993年带着70元钱来绥芬河,卖瓜子,捡纸盒,连块豆腐都舍不得吃。去年我拿多年辛苦攒的钱,在俄罗斯整了100多墒地(1墒=15亩),从国内雇了30多个人去那边种蔬菜。我喜欢住在这边,所以又雇了两个管理人员在管理,我每年只过去看几次。今年那片地收成不错,已经开始挣钱了。”

  记者注意到,像曹广兰这样的外地人,在绥芬河随处可见。绥芬河环境优美,商贸发达,工作机会多,因而吸引了众多外地移民,是典型的“宜居城市”。

  这座“宜居城市”不仅吸引了移民,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去年绥芬河接待进出境旅游者44.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7743万美元。

  作为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如何升级?赵连钧认为,应利用“宜居城市”的优势,将绥芬河升级为“游乐之都”。打造旅游主题公园、建设疗养设施、搭建文化节庆平台、建设避暑胜地、修建不同主题的博物馆……总之,通过这些措施,“绥芬河要成为东方的达沃斯和北国的博鳌,在家门口搭建通向世界的舞台。”

  国际口岸、购物天堂、游乐之都,是口岸城市绥芬河的升级蓝图中最重要的三个支撑点,他们同时还在谋求金融和新兴产业等方面的升级。这些升级都围绕着同一个目标,那就是“依托哈(哈尔滨)牡(牡丹江)东(东宁),联接俄日韩,建设东北亚国际商旅名城”。

  (责任编辑:尹彦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