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防民间信贷风险升级 财税金融措施出手(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3 15:1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防民间信贷风险升级财税金融措施出手(图)

  民间高利贷事件在温州、宁波、鄂尔多斯开始引爆……人们开始担心,下一个爆发的风险点会是哪里?年关到来之前,风险尚未触发的地方,又有何措施阻止这波资金断裂潮呢?

  昨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在金融方面,加大对小微型企业信贷支持 适当提高对贷款不良率容忍度。在财税方面,提高小微型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取消减免部分涉企收费。在风险升级之前,各级政府、各个学者都在尽力遏制这一场民间信贷风险演变成“中国次贷危机”。

  ■宁波、鄂尔多斯亮红灯 临年关风险 有升级趋势

  随着年关的步步逼近,温州风险率先集中爆发后,各地前段时间累积的民间借贷风险也开始相继浮出水面。

  日前,宁波再度爆出一家电子加工类企业七鑫旗科技有限公司因民间借贷导致资金链断裂。其刘姓老总“跑路”未遂,已被当地有关部门控制,该企业涉债金额逾20亿元。七鑫旗集团总资产达16亿人民币,有传言指该刘姓企业主由于牵涉房地产等多元化投资而导致亏空。宁波市政府已组建专门的工作组进入该企业,努力开展维稳工作,其初步方案可能是破产保护。

  而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有消息指出,该企业涉及宁波市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近12亿,其中包括中国银行2.4736亿,建设银行1.6599亿,交通银行1.64亿等等。多家债权银行中,招商银行的贷款占比较大。银行贷款之外,这家企业还涉及8亿左右的民间借贷,民间借贷中利率最高者达到135%左右,当地有大批企业为其提供了担保、直接借款或间接借款。

  然而,这并不是首家爆发的案件,早在半个月前,宁波市的著名服装企业唐鹰服饰老板因欠银行及民间借贷资金2亿元跑路。奉化市相关工作组已经进驻“唐鹰”履行接管职责。

  亮起红灯的,还有之前备受的关注的鄂尔多斯,由于此前房地产和煤矿的高收益,鄂尔多斯几乎是全民在“放贷”,严重程度不亚于温州。现在鄂尔多斯的资金出借人都人人自危。昨日又有媒体报道,鄂尔多斯市正在对五千万以上的融资者进行监控,对高利贷资金断裂风险严密防范。

  ■两大风险要防范

  向更多地区蔓延,从民间资本波及银行体系

  全国还有不少民营企业和民间借贷活跃的地区,然而,没人知道中国民间借贷市场的真实规模究竟有多大,下一个倒下的骨牌又是哪里。瑞银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的,如果借鉴一些历史估算,国内民间借贷市场那至少应有2万亿,甚至可能会占到GDP的10%──4万亿。

  “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民间借贷事件将在何种程度上影响正规银行体系,甚至,问题是否会从一个地区蔓延到另一个地区,正规和非正规债权人的恐慌和不信任是否会导致信贷资金在某些地区的冻结或撤出。”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指出。

  一方面,银行业对民间借贷有直接的风险敞口,部分民间借贷的资金间接来自银行信贷资金。温州市人行估计,温州民间借贷资金中有10%来自银行信贷资金。瑞银认为,民间借贷的规模相对较小,对银行业和经济直接影响的担忧被夸大了。

  然而,汪涛认为,更大的风险是信贷资金的撤出和蔓延效应。当一家企业由于民间借贷而倒闭,正规债权人及其供应商的债务将连串受到影响,而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担忧和不信任,可能导致其冻结新的信贷资金,甚至抽资。流动性的挤压可能引发本来健全的企业发生大范围破产。

  “到9月底,撤资蔓延风险在温州已经开始显著上升。而且,这已开始令其他地区民间借贷的贷款人感到担忧,未来如浙江其他地区、山西、内蒙古、福建和广东部分地区可能会继续涌现出该问题。”汪涛表示。另外,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以及出口的疲弱,未来很多家庭和企业散户投资者将会受影响。

  ■财税金融措施多管齐发

  地方和中央政府出手救助和防范

  面对连续爆发的风险,温州和中央政府在过去10天采取各种措施试图防止问题蔓延。虽然温州政府否认了划拨600亿信贷资金解决民间借贷问题,但继温家宝国庆期间亲自到温州查看、温州市政府出台2亿财政资金支持、180亿银行信贷增量指标,拟成立的扶助基金等相关措施后,温州市25家银行日前又发布了“不抽资、不压贷”的联合声明,表示支持困境下的中小企业,稳定企业家情绪。

  在相关协调会上,政府要求多家银行续贷信泰集团担保贷款,要求贷款到期后银行在2个工作日内予以续贷。银企协调组还明确表示,因银行擅自抽贷、停贷、延贷行为导致企业资金链、贷款担保链断裂,引发连锁反应发生严重事件的,将在银行业支持地方发展业绩考核和地方政府支持银行方面予以必要的惩罚。

  鄂尔多斯市也开始悄悄地对高利贷资金断裂风险严密防范,正在对五千万以上的融资者进行监控,如果拿钱挥霍,则采取财产冻结、清偿等措施。

  中央政府亦开始出台扶持中小企业的措施。昨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

  在金融方面,国务院要求,商业银行重点加大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逐步扩大小型微型企业发债融资,以扩大融资渠道。

  而在税收政策上,出台将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至2015年底并扩大范围。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合同三年内免征印花税等措施。

  ■呼吁

  开放利率市场化

  放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体系

  对于温州的民间借贷,听之任之,让其自生自灭,恐怕风险波及实体经济。但是,对于那些利用民间借贷不搞实业而是搞房地产投资的中小企业,又似乎没有任何理由去救,甚至还应该去规范和打击。

  广东省金融学院副院长陆磊认为,很多借款人明明知道30%-40%的回报率很少,但还是选择了到高利贷去融资,这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投机的行为,是饮鸩止渴。“我现在担心的是,一旦让正规的金融机构介入解决民间借贷风险,真正的风险就会来临。”陆磊表示,政府出台政策时必须谨慎又谨慎。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短期内政府不出台措施将导致风险进一步蔓延,但这些措施只是短期阻止风险进一步爆发的治标举措。长期来讲,还需要有一篮子的治本措施推出。

  郭田勇提出,长期的治“本”之举,是改善目前的金融环境,逐步建立利率市场化体系,放开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体系,进一步疏通企业贷款通道这一“堰塞湖”。

  中共中央党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天勇也指出,浙江问题解决的最根本两条:一是放开小银行的注册登记,将黑市资金合法化,规范化;二是下决心给小企业减税清理收费。“只要政府放弃金融垄断,让民间借贷公开化,合法化,就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因为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一个自我均衡的系统,人们基于成本和收益进行自由交换。”周天勇表示。

  “所谓的救助,最关键的不是去救那些炒房者和放高利贷者,而是借此机会,推动民间借贷的合法化以及对中小企业长期性扶持政策的出台。切忌为了维稳而对所有可能崩盘的民间借贷给予资金援助,更不能将高利贷者纳入救助范畴,否则就是为下一次更大的风险提供弹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马光远指出。

  (责任编辑:单晓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