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创21个月新低 机构称政策转向未到时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7 00:03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央行于14日发布了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9月份广义货币(M2)增速和信贷增幅均低于此前市场的预期。该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仅4700亿,创21个月新低。M2和狭义货币(M1)再创新低,其中M1跌破10%。尽管如此,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的分析人士均认为这还不足以成为货币政策转向的动因。

  贷款规模缩减

   据14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9月份CPI同比增长6.1%,与目前银行存款基准利率之间仍然形成了负利率。

   “在国外,如果存款离开银行,说明市场担忧银行的经营风险,但在中国,存款离开银行并不是这样。”巴克莱资本亚洲新兴市场经济研究部首席分析师黄益平表示。

   根据央行数据,9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7303亿元,同比少增7259亿元,也就是说,9月份的新增人民币存款同比减少了近一半。“这说明今年新增存款占存款总量的比例是降低的。”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杜征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8.11万亿元,同比少增2.09万亿元。这一数据延续了近几个月以来存款增速放缓的趋势,今年8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6962亿元,同比少增3736亿元。

   根据14日数据,9月末,M2余额78.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0%,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5和6.7个百分点,低于此前外媒对经济学家调查结果所显示的13.8%的预估值,此前8月份M2增速已创三年新低;M1余额26.72万亿元,同比增长8.9%,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2.3和12.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

   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700亿元,同比少增1311亿元,低于此前市场预计的5000亿以上,创下自2010年以来21个月的新低。

   “贷款规模的降低并不是意味着实体经济不需要资金了,而是由于存款的增速放缓限制了银行的放贷能力。”杜征征认为,严格的贷存比监管和不断上调的存准率也是银行放贷放缓的原因。

   另一方面,央行稳健货币政策带来的效果也逐步显现。一位华南地区的银行业分析师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其了解,“央行对广东这边第四季度商业银行的信贷额度是有所缩减的。”银行的放贷规模还是在央行的精准控制之下。

   同时,M2的统计范围能否反映真实的资金情况也值得深思。渣打银行经济师李炜认为,从官方数据来看,当前M2增速还是有点慢,但今年很多表外业务的增长使得官方统计数据比实际情况要低1~2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仍处观察期

   “在当前货币供应处在相对紧张的局面下,企业运营的成本会更高一些。就目前公布的几项数据来看,对实体经济增长还没有太多担忧,政策转向的基础还不太牢靠。央行应该还是处于观察期,如果年末受到出口下滑的拖累,经济增长放缓,可能才会有政策放松的表态。”李炜表示。

   杜征征也认为,尽管M2增速落到了13%,但相对于环比回落的速度并不太值得担忧,还是要看三季度GDP增长的情况才能说实体经济受到了什么影响。总体来看加息的可能性很小,但不能完全排除。

   光大银行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取向可继续保持稳健的大局面不变,更多利用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等工具调节货币与信贷总量。

   据央行昨日公布的9月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9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55118.23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今年9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约为2472.63亿元人民币,约389亿美元,较8月份590亿美元环比下降34%,但较7月341亿美元仍有小幅增多。

   此外,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2017亿美元,较6月末的31975亿美元增长了42亿美元。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