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普京访华:奠定未来十年中俄关系基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7 01:2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许钊颖

  普京上周访华,这是俄罗斯总理普京宣布参选下届总统之后的首次外访。很多人相信,如果不出意外,普京会当选俄罗斯下届总统。普京此访包含了指引中俄关系未来发展走向的线索。

  亚太地区将是未来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而中国将是俄罗斯未来重点合作对象。

  过去几年,俄罗斯的对外政策重心并不在中国。中俄在能源、军售等方面产生了一些分歧,使双方的合作部分停滞。在明年大选的情况下,普京希望在对华经济外交上有所建树。在短短两天里,中俄两国不仅在亟待解决的石油管道谈判上达成了一致,更签署了包含多项经济合作议程的备忘录,并在投资领域展开了更为务实的合作。

  同时,通过经济和政治的联动,普京此访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未来十年中俄关系的基调。

  普京版“欧亚联盟”

  普京在宣布竞选伊始就提出了“欧亚联盟”的构想。他希望能够联合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创造出连接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区域性联盟。这符合俄罗斯传统上对地缘大国的一贯追求,以及重新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期待。

  普京这种“重振俄罗斯”的治国理念,要求他能够很好地处理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与中国的关系。这不仅是客观形势的要求,也可以加以有效利用成为他竞选连任中一张胜券在握的政经牌,成为未来俄罗斯希望在亚太地区有所作为的前奏。

  在梅德韦杰夫时期,俄罗斯对欧洲比较重视,但并未得到显著回应。尤其是在欧元区债务危机不断扩大发酵的情况下,一系列的合作纲领和协议都未能兑现。在俄美关系方面,虽然两国都认为实现了“重启”,但改善只是相对的,双方仍然存在很大分歧。而普京对美国的态度显然比梅德韦杰夫更强硬:他从不忌讳在公开场合批评美国,包括此次访华。西方对普京重新上台后美俄关系的发展表示忧虑。

  目前看来,俄罗斯更加可靠的朋友应该是中国与印度这样地缘接近、发展水平相近又能和俄罗斯互有依赖的国家。对于中印这样的新兴市场国家而言,俄罗斯的战略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有巨大的吸引力;而对于俄罗斯来说,与两国搞好关系也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并在亚太地区有所作为。

  中国的优势在于,不仅在政治上可以成为俄罗斯在安理会的准合作者,在经济上也因为手中握有充裕的资金而对俄罗斯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同时中国对俄罗斯的能源资源需求也可以成为俄罗斯同中国讨价还价的工具。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当前的合作可以说是一种双赢的态势。

  用俄罗斯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的话说,俄罗斯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是世界发展的唯一保障,两国的合作能够成为一支威慑力量。

  保持合理期待

  在此次普京访华率领的160多人的代表团中,不难发现诸如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罗斯国有石油公司以及俄铝联合公司等多家国有能源巨头CEO的身影。两国希望以输油管和天然气等能源合作为中心构筑在航天、航空、能源等多方面的战略关系。

  但有别于以往对能源就是石油加天然气的一般认识,双方都表示能源合作领域将不局限于以油气贸易为主的初级阶段,并将向石化、煤炭、电力、核电、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拓展。用普京的话说,不仅包括供应,也包括联合勘探和开采。双方的高姿态表明,未来双方能源合作层次,将从现有的油气贸易层面升级,多渠道、横纵向一体化并进。

  在此基础上,双方进一步着手解决长期未能有所进展的能源合作价格机制问题,并就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管道原油贸易价格达成了一致意见。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至少表明了在价格达成方面双方的主要共同利益仍然大于分歧。

  但双方并没有在访问中敲定大家普遍关心的天然气价格问题,这似乎是中俄能源关系上的一片乌云。虽然这个问题很重要,但在诸如管道铺建路径等基本方面的分歧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它并不如石油管道问题那么迫切。

  普京在访问中明确表示,不会以政治强力推动天然气价格谈判,而将交由双方企业按照市场方式解决。他表示,俄罗斯了解中方的需求,中方也了解俄罗斯的供应水平。普京的表述非常坦率,但很难说具有建设性,由于天然气属于国家战略资源,政府的政策指导将继续在谈判中发挥重要作用。

  令人欣慰的是,双方已就一些技术性问题有了进一步共识。据俄方人士透露,俄方的时间表是在今年底结束谈判。相信双方都还有达成合作的意愿,只是时间节点和利益分配需要再行博弈。

  此外,俄罗斯还恢复了向中国输电、供煤和中俄核能合作。这些领域双方仍然有比较大的合作空间可以挖掘。虽然这些领域都是旧领域,但重启并不仅仅是重复过去,而是把它们放到了此次签署的大能源合作框架之中,相信会产生新的合作内涵。

  中俄能源合作仍然面临一些外部性因素的困扰。这主要由于亚洲地区国家普遍的资源依赖特征:日本、韩国、印度等都希望向俄罗斯分一杯羹。

  目前,俄罗斯可谓主动权在握;如果未来出现石油价格上涨等利好因素,不排除俄罗斯追加谈判筹码,或是借用石油政治来左右亚洲能源局势。因此,虽然中国力争与俄罗斯在能源合作方面巩固与扩展合作,但是促进能源来源多样化、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才是根本的共赢出路。

  中国应理性对待中俄能源合作,保持合理期待。

  一个积极信号

  外界普遍认为,这次访问是普京当选前的一次提前布局,着力重点推进中俄经济合作。

  从双方达成的成果看,两国明确了在2015年争取使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并在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的总体目标。这对双方都是好消息。俄罗斯在“入世”谈判中久拖不决,而中国由于西方市场萎缩也在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双方大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细化目标,推进双边贸易。

  更为重要的是,双方突破了传统的贸易合作,开始挖掘在投资等方面的空间。《两国政府关于经济现代化领域合作备忘录》打破了俄罗斯将经济现代化的技术来源锁定在欧美发达国家的传统。这个备忘录的合作方式并不是单向援助,而是双向的互相学习。显然,俄罗斯已经认识到了中国正在一些先进领域构筑核心竞争力,并希望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双方还签署了中俄投资基金合作备忘录,中投公司将向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Russian Direct Investment Fund)注资10亿美元,成立总额为40亿美元的中俄投资基金,用于促进对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将出资权与使用权区别对待。也就是说,这笔资金将交由俄方打理。这是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难得一见的非常规做法。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力挺俄罗斯的投资前景,一方面也表明渠道在对俄投资中非常重要。

  本次相关经贸文本的签订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而怎样把这种势头持续下去需要双方的持续性努力。

  中俄两国经济都较易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因此,政治上合作的良好态势仍然是经济合作的前提和保障。

  合作空间

  普京访华的成果表明,未来十年中俄关系的主线仍是密切政治关系、提升经济合作。相较于以往政热经冷的状态,此次访问为经济合作的拓展开了一个好头。

  至于此次普京访华着重于经济议题,没有涉及过多的政治议题,解读可以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中俄的政治合作已经具备一定高度,并且一直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普京在总理任期内重点推进经济合作,交出经济答卷。至于政治领域,则会等到重新担任总统之后再着手。

  俄罗斯国内一些人对此访给予了积极评价。俄远东研究所研究员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目前的中俄关系政治合作水平超过经贸合作,普京此次访问期间签署的文件部分消除了这种不平衡。

  普京本人也认为,这使得俄中关系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两国在政治领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互信。他将经济合作的诸多成果归结为在政治领域的互信。可以肯定,中俄经济合作离不开在政治领域的共识和默契。

  当然中俄关系中还有很多深层次问题。俄罗斯几百年来的“双头鹰”战略,以及这个民族历史上对“东方人”的集体歧视,是中俄关系发展的深层次障碍。中国和俄罗斯毕竟是两个面临不同内外环境的大国,利益分歧在所难免,而且随着合作深入分歧也会增多。这使得现阶段发展中俄关系一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是,我们仍然要从战略高度认识中俄关系。尤其是最近中美汇率之争、中越南海争端、缅甸叫停中方修坝、印度东进南海等事件提醒我们,拥有一个至少10~20年内可靠的战略大后方是多么重要。

  巩固发展中俄关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次访问固然可以为双方合作带来一段高潮,但如果两国希望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势头,还需要更多机制化和固定的渠道。(作者系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