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并非国际资本避风港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7 01:23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9月外汇储备单月创纪录减少608亿美元说明了什么?

  徐以升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中国有可能成为国际资本避风港,国际金融危机反而会推动金融资本流向美国。

  但中国央行公布的9月份外汇储备数据再一次证明:中国并非全球新兴市场的例外,并未实现与发达经济体的脱钩。

  2011年9月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单月净减少608亿美元。这是有史以来中国外汇储备单月下降幅度最大的月份,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出现的外汇储备单月下降规模都要大。

  笔者的计算显示,608亿美元,这一如此巨大的储备规模下降,并不能仅为当月外汇估值等效应所解释,其中主要原因是国际资本流出中国。

  说这是“再一次”或者说是“第三次”证明“中国会成为国际资本避风港”这一观点的错误,是因为我们发现,本世纪的11年以来,国际资本一直持续流入中国,其中发生的三次资本流出,均发生在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月份。

  本世纪的11年以来,除了注资、剥离等对外汇储备的使用月份,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下降仅出现过三次。第一次雷曼破产之后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连续下降259亿美元、326亿美元、14亿美元;第二次是2010年5月,当时是欧债危机爆发,储备规模下降510亿美元。当前的2011年9月即为第三次,单月608亿美元,创纪录新高。

  这一格局,凸显了危机之下的全球资本从新兴市场撤出,并未将中国作为避风港。中国依然被国际资本定义为“风险资产”,而不是“避险资产”。2011年以来,黄金和美国国债投资回报高达16.7%和9.7%,而标普500指数和新兴市场股票投资回报为最差-12.6%和-26.0%,商品投资回报为-8.9%。中国上证指数自今年7月8日至10月11日累计下跌16.8%。

  在这一格局之下,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CNH)出现的人民币贬值、内地银行间市场出现的人民币单日跌停以及近日的人民币贬值,也可以理解并联系起来。香港市场人民币最高贬值至6.56,而当时内地银行间市场仅为6.36。

  目前中国央行还未公布9月份外汇占款数据,在刨除人民币结算信息之后,外汇占款数据将帮助我们衡量9月份资本流出的规模。资本流出是对全社会资金面的抽紧,当前中国经济领域发生的民间信贷资金链紧张、房地产市场资金链紧张等格局,将与此不无关系。

  9月份美元指数从74攀升至接近80高位,这主导了9月份全球风险资产的下跌、避险资产的上升。进入10月份,美元指数又下调回到77,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幅度缓和。

  综合来看,新兴市场资产价格、货币汇率的命运,依然萦系于美元汇率。而如果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剧,或处理解决机制再度低于市场预期,欧元的下跌、美元的上升,将会再度主导新兴市场的资本外流。对于中国而言,这也将是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人民币汇率等的考验。

  目前我们不能得出针对未来的判断,但从过去的9月份以及2008年和2010年危机时间来看,可以明确的是,中国市场并非国际资本避风港。

  (作者系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