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我国外汇储备16个月来首降 9月单月减少608亿美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7 02:46 来源: 京华时报

   据新华社电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三季度金融数据显示,国家外汇储备在9月份单月减少608亿美元,为16个月来首次下降。尽管增速放缓,但当前3.2万亿美元的庞大外汇储备仍令市场担忧。业内人士认为,对外汇储备的管理应把握“多元化”这一关键词,以实现外汇储备投资结构的优化,加强风险管理。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2017亿美元。其中,7月、8月外汇储备分别增加478亿美元、172亿美元,但9月份减少了608亿美元,这是国家外汇储备16个月来首次出现单月下降现象。此前的单月外汇储备下跌出现于2010年5月,当时外储单月减少了510亿美元。

   “全球金融体系由于面临债务危机等重大不确定性,避险情绪增加,国际资本对新兴经济体的投资热潮降低的同时,也希望能够持有更多的流动性,可能短期有部分资金跨境流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说。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9月末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称,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将抑制外贸增长及贸易相关的融资活动,发达经济体债务危机可能进一步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短期内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上升。

   此外分析人士认为,三季度欧元对美元贬值6.1%,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欧元区资产会因此出现汇兑损失,这可能也是造成外汇储备单月净下跌的重要原因。

   总体来看,近些年来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流动性泛滥,外汇净流入规模较大,这是导致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快速积累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2005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为8189亿美元,如今已达3.2万亿美元,短短5年多时间增长了近3倍。

   专家指出,虽然外汇储备增加对于增强我国对外支付能力、促进改革开放、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具有积极意义,但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和规模过大,也给外汇储备经营和宏观调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导致人民币市场投放量增加,带来基础货币量的增长,成为本轮物价上涨的货币推手。”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师陆志明表示。

   随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外汇占款投放量也不断加大,这不仅在总量上制约了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就曾表示,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了我国需要的合理水平,外汇积累过多,导致市场流动性过多,也增加了央行对冲工作的压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