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产电动汽车产业期待“弯道超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7 08:13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标准化 互动化 产业化

  国产电动汽车产业期待“弯道超车”

  □ 本报实习记者 何 可

  10月13日~14日,2011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中、德、日、韩、意等国的专家学者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线图、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电动汽车标准的制定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展开演讲和研讨。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积极入市,产业环境有所改善,但新能源汽车发展技术路线、核心技术、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等重要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明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会长张伟在会上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面对技术瓶颈、市场遇冷等诸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主任陈全世坚信:“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表示,在汽车产业大发展而核心竞争力不足的现实面前,直接发展纯电动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最佳路线,是我国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

  据陈全世介绍,由于发动机和变速器等传统汽车技术方面缺乏关键技术,中国在发展传统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这个“直道”上很难实现超车。例如丰田公司的Prius结构是目前最为完善的系统,但是其结构复杂(行星齿轮)且有最为系统的专利保护,我们无法切入;本田的ISG系统(中度混合)也有相当的技术难度和专利保护。但是由于政府在推动充电站等方面的力度很大,而且国内在稀土、锂资源上不受外国制约等方面拥有自己的优势,所以中国应扬长避短,尽快发展电动汽车。

  如果说将发展纯电动汽车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最佳路线已成共识,但具体采用怎样的技术路线还存在着不确定性和争议。国网能源研究院智能电网研究所所长张义斌指出,围绕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电能补给方式,各个利益相关方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如快充、慢充、换电池以及适应多种方式的系统解决方案。在不同企业的系统解决方案之间,电池、充换电设备以及相关的通信接口标准不一,互用性差。

  张义斌表示,各方立足各自利益提出了更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却缺乏全局性的协调,对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极为不利。如果这种争议长时间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不利于国家扶持政策的出台,更不利国家发展电动汽车战略的实施,会使整个产业贻误发展的历史机遇;而且,由于不同利益相关方基于各自利益推进的多方案试点和推广,造成市场上多种技术解决方案并存的局面,若不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规范,将导致整个产业发展能力受限、发展代价增加。因此国家层面的标准体系亟待建立,以指导、规范包括整车、电池及充电基础设施等在内的电动汽车产业各环节协调发展。

  有观点认为,蓄电池将决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陈清泉据此表示,汽车蓄电池具有很高的附加值,不仅可以为电动汽车提供能源和动力,而且可以作为储能器件和电网交互,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效率,并且对太阳能和风能起到配合作用,使太阳能和风能能够顺利和电网并用。

  与此同时,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应与电网协调发展。张义斌指出,电动汽车对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用电需求,为电动汽车提供电力供给服务是电网业务的延伸。电动汽车这一新型电力用户,具有移动性、多样性和可引导性的显著特征,通过合理的激励手段和智能电网技术,能够引导电动汽车用户把充电安排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段,发挥其削峰填谷的作用。《中国质量报》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