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全国主体功能区只划定三成国土空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7 11:14 来源: 财新网

  

  【财新网】(记者符燕艳)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透露,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实施的主体功能区战略,目前主体功能区实施上,全国已划定430个县、三分之一左右的国土空间,还有三分之二的国土空间没有划定。当前首要任务是编制完成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10月15日在广东云浮主办了“2011调整乡镇职能,实施县域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相关会议,会上杨伟民表示,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规划已经编制完成,正与国家发改委和有关部门进行协调,下一步就要实施和落实相关的政策。

  2010年底,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规划,不同地区要根据各自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来确定功能定位和开发模式,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差别多样的政绩考核。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开发方式分成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这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干部考核方式的一次大的变革。

  杨伟民表示,他指出,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划分单元,因此做好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和主体功能区相关配套工作的同时,应继续探讨在县级行政区域层面如何落实主体功能区的定位。

  他表示,县域层面不再划分主体功能区,但可以划分具体功能区,比如基本农田、农村居民点、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旅游区等。而县域实施主体功能区的首要任务是要编制规划,并与土地规划、城乡规划和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合为一体。

  杨伟民强调,在编县域层面的空间规划时,主要内容是“定边界、定功能、定强度”,定边界意指定这个县当中“山、水、林、田、路、城、乡”的界限,而之前很多基本农田的说法并没有落到边界上。定功能即明确每个具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开发和管制原则等。定强度,就是把开发强度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个具体功能区,确定每个区未来发展的用地上限。■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