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为家求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10-18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本报记者莫非
10多年前,笔者曾陪同日本读卖新闻采访团采访。他们的采访任务是比较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优劣。在温州采访时,他们对时任温州市体改委主任的马津龙特有好感,认为是他们到中国采访过的官员中最有水平的一个。他们最津津乐道的是马津龙的一段语录:每年有一百万温州人出去,有一百万外地人进来。出去的一百万温州人是去投资当老板,赚别人的剩余价值;一百万外地人进来是为温州人打工,为温州人创造剩余价值。
最近一次见到马津龙,说起这段语录,马津龙笑着说:如今这两个一百万已经变成了两个两百万。
马津龙说的温州人其实也就是浙商的特性。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夏宝龙最近在一次座谈会上披露,目前在海外和浙江省外投资经商的浙商已经有750多万,在海外和浙江省外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3万亿元,而他们创造的年产值也在3万亿元左右。2010年浙江的GDP总值大约2.7万亿元。也就是说,在浙江省外的浙商群体拥有的财富和创造的GDP相当于两个浙江的GDP。
浙江的学者曾经给浙商精神总结为十六个字:千山万水,千言万语,千方百计,千辛万苦。即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正是这“四千”精神,使浙商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
当年的浙江人走出去,与现今的“官二代”、“富二代”走出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北京国正国际教育投资公司董事长罗晓明同时担任北京浙江商会副会长和浙江台州商会会长,他对浙商很有研究。他告诉我说,浙江人肯吃苦,哪里能赚钱,哪个行业赚得到钱,即使路途再遥远,工作再苦再累,也会有浙江人去干。
罗晓明表示,浙江人走出去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做人家不愿做的事——做人家不敢做的事——做人家做不了的事。杭州有个金海岸演艺公司,开始是在杭州开了个金海岸综艺大舞台,生意十分红火。金海岸老总韩建鸥于是把金海岸大舞台复制到其他城市。如今,金海岸已经在上海、济南、苏州、常州、镇江等10个城市创办了16个金海岸大舞台,而且创作了一台综艺大戏《中国印象》到欧洲巡演。如今,金海岸大舞台每年的观众超过350万人次。金海岸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